高三物理专题(十二)解题方法(三)与二轮综合复习模拟考试(三).doc

高三物理专题(十二)解题方法(三)与二轮综合复习模拟考试(三).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物理专题(十二)解题方法(三)与二轮综合复习模拟考试(三)

专题十二解题方法(三)与二轮综合复习模拟考试(三) 一、大纲解读 新课标高考模式理综总分240分,其中物理约占40%(97分)左右;试题分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包括不定项选择7道,实验1道(也许含两道小题),计算2道;选考部分三道题(选修模块一摸块一道)。 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这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1. 质点系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若某一系统有几个物体,其质量分别为m1、m2、m3……mn,系统所受合外力为F合,加速度分别为a1、a2、a3、…an则此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整体形式为: . 此式与其它矢量式一样可以进行正交分解,其形式为: , 例1.质量为M的人抓住长为L轻绳的一端,而绳的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当球通过圆周的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则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为多大? 解析:把人和小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对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有,得。 2.对物理过程的整体处理 涉及多过程的问题时,如果其中的物理过程存在着内部的联系,比如摩擦力、阻力做功和路程有关等,就可以把各段合并,看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例题3、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0.5kg的小滑块,从高1m的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滑到底端时与垂直于斜面的挡板发生没有能量损失的碰撞,则滑块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解析:把滑块下滑、碰撞、上滑,反复无数次作为一个整体,设总路程为S,根据动能定理,∴S=4m。 3、对物理量的整体处理 解物理习题时常把几个未知量组成的式作为一个未知量处理,这种方法称为未知量整体法。 例4.如图4-1,电压表VA的读数为UA,如图6-2电压表读数VA、VB的读数分别为UA′UB′,若电压表VA和VB的内阻很大,电源内阻不能忽略,求该电源的电动势。 解析:根据全电路的欧姆定律,由a图可得:,由b图可得:,把 r/RA作为整体未知量,从而式中消去r/RA得 (二)构建与解读物理模型 模型一.子弹打木块模型 【例1】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箱子停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已知箱子的长度为L,箱子中正间放着一个质量为m可以看作质点的物块,物块与箱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物块一个水平速度v0,使之在箱子内相对运动,若物块与箱子的碰撞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忽略不计。试求: (1)物块静止于箱子内时物块的速度。 (2)物块与箱子碰撞的次数。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整个系统在作用过程中动量是守恒的,它是一个标准的子弹打木块的模型。 (1)设物块静止于箱子内时,物块的速度为v(此时物块与箱子相对静止) 依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 解得: (2)设物块与箱子相互作用过程内能的增加量为Q。 则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设物块相对于箱子的运动距离为s。 则有: 解得: 依据题意分析可知,物块与箱子碰撞的次数为: 点评:本题是子弹打木块模型:(1)一个运动的物体(子弹)以一定的速度v0碰撞(打入)一个静止的物体(木块),碰撞后二者一起以相同的速度v运动——实质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2)遵循规律:①对子弹:假设运动的位移为s1,子弹的质量为m。如图1所示,据动能定理有:………( ②对木块:假设运动的位移为s2,木块的质量为M。如图1所示,据动能定理有: …………………( ③对整体:假设相对位移为s,如图2所示,据总能量守恒有: ……( 其中s=s1-s2,s为相对运动的位移(实质为相对路程),即系统动能的减小量等于相互作用力乘以相对位移,也就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亦即: 。 模型二.人船互移模型 【例2】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槽的顶端由静止释放一个可以视为质点小球,试求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圆槽后退的位移。 【解析】本题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即在水平方向上平均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 显然为人船互移模型 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圆槽后退的位移为s1,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s2。 则有: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点评:本题是典型的“人船模型”即平均动量守恒问题:(1)质量为m的人站在静止的质量为M长为L的船的一端,不考虑水对船的阻力,人从船的左端走到右端过程中船移动的位移为s1,船移动的位移为s2。 (2)遵循规律:系统动量守恒 遵循规律:ms1=Ms2 s1+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