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案.doc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案

诗歌鉴赏系列之类别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叠字、互文、借代、夸张、用典、对仗、顶真、双关、反复等 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 A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等。 B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乐景哀情、卒章显志等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象征等。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比照等。 (二)修辞表达效果:(具体内容见《大预测》) 比喻: 比拟: 叠字: 互文: 借代: 夸张: 用典: 对仗: 顶真: 三、考查方式 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分析。 3这种乐趣情趣主旨是怎样表现的? 4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5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6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7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8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四、例题分析 例1、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例2、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答:(步骤一)采用拟人的手法 (步骤二)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 (步骤三)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例3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分) 答案:运用巧妙比喻,写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侧面描写亦可)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 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表现了诗人对雨后池塘春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宁谧、闲适和愉悦之情。(6分) 五、答题方式归纳: 1、直接答运用了什么手法;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么运用的; 3、结合全诗主旨分析此手法的妙处和作用。 ★注意: 1、有多种手法时尽量多答,以较明显的特别是与表现主旨直接有关的为主。 2、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