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不设靶心的靶子——“新型材料作文”要义剖析
不设靶心的靶子——“新型材料作文”要义剖析
北京 王大绩
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当然,“标题命题”也可以另拟一个“副标题”。这就没有什么实质差异了。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命题”、“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作文题目给出材料,往往是用来启发。就是不给材料,启发依然隐性存在;“标题”或“话题”,本身自然就具有启发性。单看一个作文题目,我们无从判定它的“难”或“易”,“平”或“偏”,“新”或“旧”——任何作文题目都无法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当然,任何作文题目,也都无法开启认识闭塞的心灵。考场作文的状况,不取决于题目,而取决于作文教学;取决于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里专门谈谈2006年高考重新回归的材料作文,以及俗称的“新型材料作文”。“新型材料作文”的出现,有它的一段轨迹。
最早,高考采用传统的“标题作文”,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习惯”、“尝试”等;这种命题形式因其容易套作,而被“材料作文”取代。“旧型材料作文”,例如寓言诗歌“鸟的评说”、悬疑短文“被踢碎的玻璃瓶”等,这种命题往往要求(或者是被人们误认为必须)切中材料主旨——喻之为“切中靶心”。其间,也有将两种命题形式相结合的尝试,例如要求阅读漫画材料,而以“我更喜欢《 》”为标题的命题。要求“切中靶心”的材料,降低了套用的可能,也就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是以“审题”之墙,阻遏“套用”之贼。于是,审题成了作文成败的第一环节、关键环节。这样,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要受阅读能力的制约。“标题作文”吧,过宽,容易套用;“材料作文”吧,过严,造成僵化——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也似乎成了高考命题组的两难。
游移、转换、探索了若干年之后,1999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首创的“话题作文”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这种作文形式以“开放”为主要取向,题目中总要做这样的提示:请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题目开放了,套用就相对容易了,但是这一次高考作文命题没有再游移。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与推行,“开放”的方向愈趋坚定。是的,《课程标准》的指导方针十分明确。“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注意:不是允许不允许,而是鼓励不鼓励的问题——可以说,如果哪个高考作文题没有“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没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它就等于与《课程标准》背道而驰。这种情况,应该是不会出现的。
“话题作文”已经相当开放,但显然“鼓励”得还不够,写作束缚还没有“尽可能减少”,写作空间还不够“广阔”。“新型材料作文”就是这样,在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的背景与方针下,于2006年出现在高考试卷上。
“新型材料作文”与“旧型材料作文”的差异在于,它是一块没有“靶心”的靶子。
2006年全国Ⅰ卷作文命题的要求是: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Ⅱ卷作文命题的要求大同小异,只有一处差异“不要脱离内容及含意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与“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并不矛盾,前者是出于担心考生对材料有所遗漏而做出的提示,后者则明显是一种鼓励。“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脱离材料的“内容”无妨;至于材料的“含意”,从不同的“侧面”、“角度”看,那是“百花齐放”的。“新型材料作文”实际是为写作提供了一种生活场景,于是使考场作文,最大限度地接近了写作的自然状态。这样“开放”程度的作文命题,是前所未有的,所以,题目特别加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为对考生的一种警戒。
靶子没了“靶心”,阅卷和备考指导出现了惶惑。于是很多专家和教师自作主张,自行画上一个“靶心”——所谓“最佳立意”。这是固执一己之见,取代“开放”的作文命题。
针对这种情况,2007年全国卷作文命题的要求改为: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语法专项:动词短语(一)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考前指导(二)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语法专题:动词短语(二)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过去时态冀教版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阅读技巧训练(一)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阅读技巧训练(二)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非谓语动词冀教版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非谓语动词(三)冀教版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非谓语动词(二)冀教版知识精讲.doc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高二教材Unit 1—Unit4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