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纠正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doc

纠正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摘 要:我国拥有13多亿人口,年龄在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近4亿,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当前所要面临的大事。不良行为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发现和纠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提出了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搞好道德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等预防方法,以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共同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   何某,1995年4月出生,父母均在国外,从小跟随外公外婆,刚开始是与表现差的学生往来,后来发展到上网吧、舞厅,夜不归宿,甚至与社会吸毒青年混在一起,结果被公安机关抓住。   潘某,1995年8月出生,离家住校,自律性不强,在寝室里玩扑克小赌,借钱到外面大吃大喝,结果发展到敲诈低年级的同学……   张某,1994年6月出生,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带大,脾气古怪,一与同学言语不和,就拳脚相加。   这些都是发生于我们身边的事实,很多未成年人存在着不良行为,任其发展,有可能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纠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点。   一、未成年人中存在着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德、违纪、违法等越轨行为,也就是说,轻微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良行为主要是打架、旷课、离家出走、酗酒、吸烟、不良交友、轻微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一般都有一个从不良行为到违法最后到犯罪的变化过程。我们要关爱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帮助未成年人纠正不良行为,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二、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   1.自身原因   未成年人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缺乏克制力;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理解能力差,对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不强;抵制不良影响侵蚀还很弱,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在不自觉中产生了不良习气,自我放纵,法制观念淡薄,从而使其一步步走向泥潭而不能自拔,甚至走向歧途或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   2.社会原因   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等思想,极大地冲击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网络、影视、图书报刊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对未成年人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3.家庭原因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健全的家庭,使未成年人接受的教育存在偏差,从而导致未成年人性格的缺陷,极易产生不良行为。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见识面狭窄,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不对,采用简单粗暴,动则打骂、训斥的方法,让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自私任性、骄纵霸道等性格。   4.应试教育原因   虽然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已经多年,但是不少学校仍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结果使成绩差的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从而染上不良行为,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是欠缺。因而,致使一些未成年人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防微杜渐,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家庭预防:重视家庭教育   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应该规范自身言行、做好表率,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及时矫正、防微杜渐、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各种方式对家长进行再教育,帮助他们培养高品位的家庭文化,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对家庭不健全的未成年人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使他们在温馨的环境中成长,弥补生活中的缺憾。   2.学校预防:搞好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青春期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如,开设法制教育必修、法制宣传橱窗、主题板报、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使青少年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应当制订必要的校规校纪,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努力净化校园环境。   3.社会预防:净化社会环境   每个人成长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要使青少年受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就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社会环境的净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