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钻井技术现场应用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合钻井技术现场应用分析.

复合钻井技术现场应用分析 王小平 郝鹏 姜惠强 18104钻井队 2015年11月 复合钻井技术现场应用分析 2015年2月20日0:00,王40-032井组王41-30井开钻至2015年11月13日杏55-30井组杏56-30井完井。我队共开钻34口,完井34口,钻井总进尺55407米,超过2002年52388米的进尺,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分别以44天22小时、84天23小时、121天20小时、167天5小时,创下了钻井总公司进尺上1万米、两万米、三万米、四万米的新记录。8月份以后由于搬家鱼阻,以及所钻的杏54-31井设计井深超过1800米,设计位移达634米。超过我队钻机负荷,又加之发生大型井漏,该井建井周期实际长达30天(期间承钻一口计划外水井)。9月份、10月份正逢雨季,我队在10月16日15:00井尺才上五万米,四万米至五万米历时72天10小时。进尺最终没有突破6万米。 但我队经过这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在钻井技术方面更加成熟和完善,逐步形成七大技术特征: 以快制胜的表层钻井技术。 防斜防碰的螺杆复合钻进技术。 成熟的单弯螺杆复合导向钻进技术。 快速钻进的钻井液技术。 优质的完钻泥浆体系。 灵活多变的运用多种钻具组合的能力。 独立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综观全年所钻的34口井,27口井全部运用螺杆复合钻进,完成直井段的防斜防碰,只有一口井在二开后下常规扶正器钻具组合钻进。有20口井在不同井段使用过单弯螺杆进行复合钻进。 使用分析: 单弯螺杆复合钻进时钻具结构类似扶正器组成的增斜钻具,在直井段有一定的井斜的情况下容易增斜,这样直井段在地层倾角较大的情况下,往往在钻完三个单根后发现已经超标,只有锁住转盘定向纠斜。在直井段易斜井段较长的情况下,要靠反复纠斜才能将井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总有个别点超标,防斜比较被动,因此单弯螺杆从二开后直接使用的井今年有6口,使用单弯螺杆钻直井段的井水平位移大多超过500米,此类井在二开后直井段只有200米左右,若发现两井有相碰趋势或井斜超过2度可以纠斜或提前定向造斜。井浅,定向时反扭角小定向造斜容易达到预期效果,但不宜连续四个单根以上定向,否则在井斜达到要求时,方位达不到要求,调整方位时又容易将井斜增大或降小。王32-31井在井深256米处定向,连续定两根后测斜,由于还余15米不能测到井底,测出的井斜较小,连续再定向两根单根后测斜发现井斜已超过初始井斜角,由于反扭角成正值实际方位大出设计方位近50度,等方位调整到预期值时井斜已接近全井最大井斜,于是在钻进两个测点起钻下扶正器稳斜钻具稳斜。 目前,现场没条件使用随钻测斜仪。当前的测斜方式跟踪井眼轨迹和检测螺杆反扭角变化滞后井深10米以上。井深超过1000米以后,用单弯螺杆定向或扭方位时,反扭角值变化大,常出现一些负面情况。 定向时由于反扭角变化超出预期值,往往出现井斜已经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而方位与预期值相差甚远。 增方位时不论装置角取值大小都出现增斜现象,对剖面控制不利。 井斜小于20度时调整方位幅度太大。 实例:王31-031井在1129-1322米井段时,由于定向键错位,在增斜时将方位扭小,调整方位时将井斜增至46度,随后调不动方位,改下直螺杆扭方位降斜。 杏54-29井在用单弯螺杆定向增斜增方位前井斜角14度,方位20度,定向钻进20米,测得工具面比定向时小140多度,后测得该处井斜17度,方位344。 类似情况在使用单弯螺杆钻进得井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但在地层自然增斜率不高,井斜角没达到设计最大井斜,使用稳斜钻具条件尚不具备,待钻井段方位变化不明或方位调整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使用单弯螺杆在某一井段内,将井斜和方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随后下稳斜钻具创造条件。从而保证井身质量减少扭方位和倒换钻具次数。此种情况在大位移井中使用效果尤为明显。 附表1: 井号 王41-030 王40-031 王40-030 王32-029 杏61-28 杏58-31 杏54-31 杏58-30 设计方位° 122.38 86.69 95.85 168.65 272.31 11.59 73.47 344.08 设计位移m 589.64 310.68 604.24 258.3 370.27 616.76 634.99 622.55 完钻位移m 625.69 331.4 628.3 284.5 445.5 641.48 684.15 649.93 最大井斜° 40 27.5 42.5 30.5 45 39.5 42.5 45 完钻井深m 1700 1600 1705 1504 1656 1688 1810 1711 中靶半径m 17.14 8.7 7.56 18.62 19.38 1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