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新课程培训
材料三 经过各长城要塞时,康熙皇帝作出了永远不再修筑长城的决定。他认为,立国之本,在德不在险。……这固然与世界早已走出了冷兵器时代有关,却也使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所有朝代加在一起,丝毫不用担心来自北方游牧民族侵袭的梦想,第一次成了现实。 由一道张老师参与批阅的大题所 引发的 自责与思考…… “有福方能坐读书!” 只要踏实去做,肯定会有收获。 * * 1、题目选择初衷阐述; 2、高二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3、我的感想与几点建议。 本次发言提纲 嘉兴市第三中学 张海波?(2009.2.19) ——文科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思索 ——立足历史教学本位,追求历史教育创新 (一)务实求新 ——立足校本研修平台,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二)上下求索 ——广泛多样涉猎知识,循序渐进融入教学 (三)厚积薄发 (3)为使中国人“不用担心来自北方游牧民族侵袭的梦想”变成现实,康熙在加强民族团结方面采取哪些措施?(4分) 参考答案:平定葛尔丹叛乱;尊重喇嘛教;多伦会盟;册封活佛(4分,举出其中任意两点皆可 重点卷6分,需答3点) 同学们出现的问题: 1、错别字(如达赖[懒]、喇嘛[麻、叭]、班禅[蝉]、三藩[番、潘]、匈奴[凶孥]、金瓶掣签[金瓶梅抽签]。 2、史实记忆错误(乾坤大挪移) 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人乱窜,唐僧与文成公主进行时间转移;藏族、蒙古族、东北沙俄进行空间转移。 3、审题不清 如“北方游牧民族”没有注意到 4、历史概念错误 如说三藩——侵占我国领土 1、关注试题信息,反思教学本位 朱能老师:“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得饱满的历史概念” 程灵坚老师:“能力立意和历史文化素养并重的命题原则” 观点1:我们追求有效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有效的学习,也应该包括在课堂后获得有效地考试。 “效率度”、“开放度”、“深刻度”、“幸福度” 2、贴近多元实际,凸显创新探究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来源于上课时同学们在评价袁世凯时用的一个词“狗痒痒的”的争论,《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之初探》则来源于和朱能老师的聊天中,《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高三历史教学应对之道》则来源于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及听了一节嘉善田老师“中国式皇权一瞥——‘明朝专制制度’的历史之旅”一节后…… 观点2:挖掘历史细节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创新就在身边的细节之处。 我眼中的“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应当从学校的实际入手,从教师的实际入手,必须与学校的特色、资源、原有文化、发展规划及存在问题结合起来,必须与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心理适应程度、实际工作需求结合起来。 高三基础知识测试卷 重要途径:上、下求索 记忆类(要求同学们准确掌握书上学过的基础知识,多数是细节知识,在高考中量不多) 理解类(考查同学们对学过的重要概念性知识是否理解并能在新情境中再现和运用) 分析判断类(考查同学们对已学过的甚至是未学过的知识能否运用正确的逻辑判断而推出结论,寻找题干和题目之间的合理搭配) 材料解读类(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功底和历史知识功底,很高境界的题型,但却是主力) 常识及研究历史方法类(完全脱离书本,需要积累的,是集知识、能力、判断与一体的) 第一梯队:3、21、22、23、24 第二梯队:2、8、10、13、14、19 第三梯队:4、11、12 第四梯队:9、15、17、20、25 第五梯队:1、5、6、7、16、18、 问题:简述马克思发展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表现? 参考答案: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2009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卷 我们的思考与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联系究竟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有何区别? 薄发:循序渐进的融入教学 厚积:广泛多样的涉猎知识 厚积:积什么?如何积?积多厚?积如何用? 薄发:何谓薄?为何薄? “一切知识懂一点,历史知识懂一切” “先进的东西一旦超越了客观现实,不但会失去其先进性,反而会有害社会。” 赵亚夫先生“真的能够从历史中去参透现实问题的教师,一定是那些有着深厚的史学素养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渊博的社会知识,以及具备了丰富社会阅历的教师。” ★世界历史 1、《欧洲文明史十五讲》陈乐明 2、《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上、下卷) 资中筠 陈乐民 3、《西方政治制度史》马啸原 4、《全球大变革》(英)戴维·赫尔德等 5、《国富民富》(美)戴维·S·兰德斯 ★政治学理论 《自由主义基本理念》顾肃 《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 ★经济学理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