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耳穴疗法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主要治疗小儿厌食,小儿夜惊,抽动症等消化神经系统疾病。 (五)中药离子经皮导入疗法 经皮给药指药物(中药)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完整的皮肤进入组织之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和方法。 作用特点,避免了注射给药的危险和不便。无痛苦使小儿更易接受。作用持久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恒定的血药浓度。且起效快,药效强,安全无副作用。使用方便,容易被病人接受。 儿科临床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如小儿腹泻,小儿咳嗽小儿遗尿等疾病都有着很好的疗效。 (六)挑刺疗法 主要治疗:小儿疳积 疳积以长期的精神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1)适应症:小儿疳积、厌食,久咳等。 2)疗效:具有健脾开胃、止咳化痰、通调百脉的作用。 3)操作方法:是用针点刺四缝穴。根据不同年龄选用粗细不同的针具。操作时,先令患儿家长将患儿手腕固定,医者用左手持住患儿四指,将四缝穴消毒,右手持针具对准穴位,自食指向小指逐穴浅刺疾出。针尖退出后,一般可见黄白色透明粘液从针孔溢出,未见溢出者可在四缝穴上下轻轻挤压,然后用消毒干棉签擦去粘液即可。每周刺1-2次,待病情好转后减为每周1次,10天1次或15天1次,最多不超过5次。 1)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寒性腹痛、腹泻,风寒、痰湿咳嗽,预防哮喘复发,协助脱症的抢救等。 2)疗效:具有温经散寒、回阳固脱、活血逐痹、消结散瘀的作用。 3)操作方法: 利用艾绒的燃烧,以其火力熏灼身体一定部位(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艾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3种,在儿科常用艾条灸法。具体操作为: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 艾条灸: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3种。 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离3cm左右进行熏灸,使所灸部位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每穴每次灸3-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必要时可延长至20-30分钟。 回旋灸:艾条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后,在穴位上前后左右均匀地旋转施灸。 雀啄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施灸。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包括多种针法和灸法。 小儿灸治常用艾条或艾盒间接灸法,与皮肤有适当距离,以皮肤微热微红为宜。 小儿针灸疗法常用于治疗慢性体虚寒性疾病如遗尿、哮喘、泄泻、厌食、腹痛、呕吐、痿证、痹证等病证。 小儿推拿介绍 几个基本问题 脾胃病常用穴位及手法 推拿疗法的优点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2、解除小儿病痛改善症状。 3、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的作用 根据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 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症状 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在患儿体表特定穴进行操作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 拿 按 揉 捏 摩 掐 运 消化道疾病专题 2 脾穴 后劳宫 胃穴 (板门穴) 捏脊 脾 穴 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 操作方法: 补脾:屈指,向心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 ? 清脾:伸指,离心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 ? 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 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 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 2 3 脾穴平补平泻的方法,儿童疾病多虚实夹杂,尤其是脾胃疾病,常推此穴可双向调节,调整脾脏功能 胃穴(板门穴) 部位:由腕横纹到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 操作方法:清胃(便秘):离心性推之,10-20分钟。此穴偏凉,特别针对热性病。 久泻(虚泻):向心推,但不能超过5分钟 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特别是疳积。(口臭,便秘,易上火) ?揉板门也经常用来治疗小儿疳积,疗效非常好,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也可以使用推法,来回推动(叫做清板门) 外 劳 宫 部位: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属点型穴位。(此穴偏温) 操作方法: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应。点揉约50次 作用:温中去寒 主治:久泻不止,便溏,感冒风寒、揉之取汗,一切虚寒症均有效。 外劳宫 点揉 谢谢聆听! 中医儿科外治法概要 湖南中医药大学 附二医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古建筑常识图解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doc
- 中国古建筑摄影作品展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ppt
- 中国建筑的特征11_课件.ppt
- 中国少数民族民居_课件.ppt
- 中小学人民防空知识讲座_课件.ppt
- 肿瘤治疗简介_课件.ppt
- 重大危险源培训_课件.ppt
- 珠宝公司设计部项目组管理与工作流程_课件.ppt
- 住宅 设计要求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ppt
- 桩基础基本概念_课件.ppt
- 400万米水洗印花面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doc
- sudtana品牌手册介绍.docx
- 华师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7章 圆 27.1.1 圆的基本元素 (2).ppt
- 4200万片挂耳咖啡包1亿颗冻干速溶咖啡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doc
- 苏G11-2003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200MW光伏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 玻璃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doc
- 华师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7章 圆 27.1 圆的基本元素.ppt
- 2025年终大会报告----董事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