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效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业生态效益

河南发布《2011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公报》 2012-08-13 08:34 ??来源:中广网河南分网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记者 赵飞 周林林))8月12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三门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1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公报》。经评估,2011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750.27亿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为3830.10亿元,湿地生态效益价值为920.17亿元。 截止2011年,河南全省森林总的碳储量为1.22亿吨,其中,乔木林碳储量为8107.06万吨,疏林碳储量为32.70万吨,散生木碳储量为326.72万吨,四旁树碳储量为2393.47万吨,竹林碳储量为90.07万吨,经济林碳储量为491.78万吨,灌木林碳储量为756.77万吨,发挥了巨大的碳汇作用。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心和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按照国家林业局2011年3月31日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根据河南省森林及湿地资源等资料,共同完成了2011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评估项目。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护农田、森林游憩、节能减排等9个方面共26项指标计算出了河南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按保护生物多样性、景观游憩、蓄水调洪、净化水质、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6项指标计算出了河南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价值量。   2011年,全省共有林地面积552.27万公顷,其中,乔木林面积368.65万公顷,竹林面积2.46万公顷,灌木林面积85.27万公顷,四旁树折合有林地面积80.09万公顷;散生木折合有林地面积14.37万公顷,疏林地折合有林地面积1.43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22.68%。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3个,面积75.9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1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分别达到30处和71处。   2011年,全省共有湿地面积67.10万公顷(不含水稻田),其中,人工湿地面积16.56万公顷,河流湿地面积49.55万公顷,湖泊湿地面积0.30万公顷,沼泽湿地面积0.69万公顷。   2011年,全省认真组织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当年共营造林23.7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93.50千公顷。森林资源持续增加,森林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质量逐步提高。   另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11点左右,河南省林科院在郑州市区、三门峡市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设了三个测试现场,对三地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结果表明,郑州市区、、三门峡的即时气温分别为36度、34.1度,每立方厘米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分别为217个、305个,根据科学测定,每立方厘米中含300个空气负离子才有利于健康,超过700个就能治疗相关疾病,而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却高达4065个。 话说灌木林多功能 大效益[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佚名 [日期] 2003-8-27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造林和灌木产业化利用实践表明,灌木具有显著。特点:   适应性强 灌木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耐风蚀、耐高寒、耐平茬等特性,相对乔木来说,虽植株矮小,但根系发达,生命力强,自我繁殖快,栽种一株灌木,三五年就能形成较大的灌丛,地上枝条茂密,地下根系盘根错节,能够发挥有效的固沙保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作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这些特性的灌木树种不胜枚举。给沙漠戈壁带来阵阵绿意的,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沙漠姑娘”的梭梭。梭梭具有二次休眠的特性,遇到连续干旱的年份,梭梭就会假死,叶子变成枝条,枝条甚至会脱落,以保持水分,减少蒸发,一到雨水充沛的季节,它又会重发枝叶,涵养水源。梭梭极耐干旱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的利用价值,可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实现无灌溉造林。目前在我国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及宁夏等省(区),都能见到梭梭的身影,在干旱荒漠中发挥着任何植物难以替代的作用。   生态效益好 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乔木的发展,而灌木耐旱节水,繁殖容易,生长稳定,一般造林三五年后就可发挥显著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如柠条贴地丛生,枝叶繁茂,5年生的柠条一般能覆盖地面5平方米,每亩120丛,覆盖度达80%以上,减少地表径流75%左右,减少表土冲刷65%—70%,拦截泥沙0.15立方米,是防止土壤水蚀、风蚀和固沙的好树种。许多地方通过发展灌木林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番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热量丰富,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是全国干热风特重区,每年造成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0世纪60年代曾做过在沙地营造乔木林的尝试,由于干旱缺水和幼树遭风蚀

文档评论(0)

317shao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