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犹的历史原因
反犹的历史原因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是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余人口则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散居世界各地。在中世纪的西欧,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宗教感情演化成普遍心态犹太人在西欧遭到仇视还有宗教上的原因。基督教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视犹太人。在欧洲,尤以德国的反犹情绪最为严重。德意志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犹太人自称“上帝的选民”,而德国人则领导了欧洲长达数世纪,德意志国王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的历代皇帝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普遍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从中世纪到近代,一直在德国恶性蔓延。
纳粹德国(Nazi Deutschland),正式国名为德意志帝国和大德意志帝国,又称第三帝国。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间的德国,当时它处於阿道夫·希特勒的独裁和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体)的意识形态的坚固统治之下。纳粹(Nazi)是德语国家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缩写为NSDAP,简称为“国社党”或纳粹党的制度化意识形态。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与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本尼托·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同盟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策动者。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白种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通过迫害被认为是不纯的事物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特别针对少数人群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治敌人。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後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大约六百万犹太人、一千万斯拉夫人及各种各样的其他人被有组织地杀害。这种灭绝种族的罪行在英语中称为Holocaust(意为“大屠杀”),在希伯来语中称为Shoah,纳粹委婉的在德语中称其为“最终解决方案”(Endlouml;sung,一般将犹太人杀死就叫“最终解决”)。纳粹党组织了一个混杂各种职能的“精英组织”——党卫队(Schutzstaffel,缩写SS,其标志为两个闪电型的字母S) ,这支部队原本由经过严格挑选具有雅利安血统的人组成(但後期随著局势恶化而成分混杂),号称纳粹武装力量中的精英,在战争後期常常充当战场消防员的角色。
实际上,正值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纪念之际,世界却在记忆起纳粹迫害的暴行时,忘却了暴行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掠夺,却是基本上被淡化了,忘却了。
在纳粹党1933年上台时,德国是世界上工业发达而原料和市场都极期缺乏的国家,世界上的大部分殖民地都掌握在英法手中,德国不得不高价购入原料,然后在卖入各地区市场时同时不得不缴纳高额的关税。因此,大萧条时期德国受到的打击最重,但同时大萧条时期原材料便宜,倒也支撑了德国经济开发了本地市场。到 1932年,危机逐渐过去了,原材料价格上升了,世界各主要工业国都开始走出困境,唯独德国变得更加困难,这种背景,构成了希特勒上台的强大基础。
德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和衰落的国际地位的确令德国内部有着强大的战争策源力,不妨看看今天中国,国力还没有真正强大就愤青满堂天天叫着要打仗,不难想见当时德国是如何那般的光景了;说起来,今天中国的工业实力远远达不到当年德国在世界上的工业和科技地位!
为了满足德国的源材料和市场需求,德国几乎与世界上所有出产原材料同时有进口能力的国家结成联盟,其中包括苏联,也包括中国。德国从中国进口的是高质量铁矿石和军事上重要的钨矿(当年广东的钨是世界三大产地之一),而德国向中国出口的军火组成的德械师,成为抗战中令中国免于亡国的中坚军事力量。也正是应对这种工业发达而原料和市场缺乏,同时国内市狭窄的情况(德国工业发达,经济却只能说是中等富裕),德国在当时主张国际贸易易货为主,而不是金本位。当这个主张实际上被市场否决,(也是被更强大的美英联贸否决),德国即使是从经济上也有强大的发动战争的意愿和需要了。
正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