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字学第四
2.书体(字体)上的特点 结体一般都是扁方而规整的,用笔也有一套成规。 波势挑法的形成。 向右下方的斜笔几乎都是捺脚,捺脚往往略向上挑。 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 隶变的规律 1. 解散篆体,改曲为直 2. 省并 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3. 省略 直捷了当地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4.偏旁变形 5.偏旁混同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另一方面,睡虎地秦简所代表的隶书被认为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隶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很多字的写法仍然接近于正规篆文. 其次,有些字虽然已经有了跟成熟的隶书相同或相似的写法,但同时仍然使用接近正规篆文的写法。 第三,结体不方整。汉代成熟隶书趋向扁平方整的态势,在秦隶中是看不到的。 少数的材料中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波势与挑法。 第四,秦隶中一方面保存许多篆文的写法,一方面又出现了不少草书的写法。这种连笔的写法很能体现隶书趋于约易以讲求速效的特点,这种情形普遍存在秦代的隶书资料中。 第五,文字形体很不统一。 有时同一批简牍中就有相同偏旁不同写法并存的现象,反映出当时隶书书写习惯并不完全稳定。 第四章(下)隶书的形成 汉代是隶书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 主要资料: 1.石刻和墓志文字 2.简牍文字 马王堆汉墓《老子》甲本 (西汉早期——汉武帝初年以前) 敦煌汉简(武帝至宣帝时期) 曹全碑 张迁碑 二、汉代隶书在字形构造和书体方面的特点 1. 字体构造的变化 在西汉早期(武帝初年以前)简帛上的隶书里,明显地接近篆文的字形仍然很多。在居延、敦煌等地发现的武帝晚期以后汉简上的隶书里,这种字形就大大减少了。 《说文》里的小篆 二、秦系文字的形体特点 秦系文字也有正体、俗体之分。 秦系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秦系文字的正体 春秋战国时代里,秦国正体文字形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字形规整匀称程度不断提高,象形程度進一步降低。 從小篆跟石鼓文的形体对比,也可以看出這種特點: 2.一部分字形经过明显的简化。 3.異體的存在 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异体的存在当然不可避免。 偏旁位置不固定的现象,就是在隶书楷书里也还没有绝迹。 李斯等人標準字體的整理工作。 第五章 汉字形体的演变(下):隶楷阶段的汉字 隶变 大约从战国中晚期开始,经历秦、西汉,以秦系文字的小篆为主的汉字经由古隶到今隶的演变,不断改变、破坏汉字图画式的象形的线条结构,使之符号化并趋于定形的过程,就是隶变。 隶变是一个渐变的、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整个隶变阶段,不同时期的通行文字就呈现出比较复杂的面貌。 在秦孝公时代的铜器铭文里,就可以看到正体和俗体并存的情况。 秦孝公十八年(前334)所造的商鞅量上的铭文是极为规整的正体。 孝公十六年所造的商鞅矛镦上的铭文则是很草率的俗体。 孝公之后,文字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俗体也随着越来越流行了。在铜器(主要是兵器)铭文、漆器铭文、以至印文、陶文里,都可以看到俗体字。 (11) 在秦国文字的俗体里,用方折的笔法改变正规篆文的圆转笔道的风气颇为流行。有些字仅仅由于这种变化,就有了浓厚的隶书意味。 睡虎地秦简 从笔法上看,在简文里,正规篆文的圆转笔道多数已经分解或改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 在简文字体方面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所有左边从“水”的字都把“水”旁写做“ ”,像 正规篆文那样写作“ ”的例子连一个也没有。 可以把秦简所代表的字体看作由篆文俗体演变而成的一种新字体。 隶书在战国晚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隶书显然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俗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不是秦始皇让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 三、秦隶(秦简文字)的形体特点 秦隶在演进的过程中是缓慢的、渐进的。 一方面,在改变秦篆笔法方面,秦隶已大体具备,破圆为方、改曲为直、省并笔画等,都已出现。 西周前期 西周后期 春秋 (二)春秋文字形体的演变 1.继承并发展规整字体 铭文 初吉丁亥, 季妃盥(盤), 萬年,永 熙,壽考 保用之。 2.日常书写的便捷化倾向 字體趨扁,筆畫草率并趨于簡短 。 铭文 秦子作造中辟元用,左右巿魼,用頂,宜。 3.风格多样化有所表现,地域性萌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pptx VIP
- 2025年无人驾驶员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心理测评399.doc VIP
-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课件)第1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基本知识.pptx VIP
- T_GRM 057.1-2023_非煤岩岩爆倾向性评价规范第1部分:室内指标测定及等级分类.pdf
- 《健康评估》心脏听诊河北大学课程思政案例2022.docx VIP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新生儿疾病诊疗指南:新生儿复苏(2025年).pptx VIP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查房.pptx VIP
-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pptx VIP
-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