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量世界
个人简介 李玉海,生于1964年。 198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从事教学研究。 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烂文章十多篇。 钻家——专家。 我 的 思 想 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想象是进步的阶梯 科学理论三要素 基础概念 规律的级别高低(图) 1.公理——反复验证,不需再证明的命题。也称作“公设”、“原始命题”。?是普遍性水平最高的陈述,属于这个理论系统的所有陈述都能用纯逻辑的或数学的变换中导出。如能量原理。 2.原理——带有普遍性、最基本的、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规律。 3.定理——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4.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的必然关系。 5.理论——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普遍关系,不存在必然性。级别再低一点的则是“学说”。 6.(科学)假设——未能验证、但依照某种现象,对某种规律或事实做出的概括总结。如地壳运动理论。 规律的级别高低 我的交流 Ⅰ.世界用什么语言来描述更好(能量世界) Ⅱ.社会化的能量如何表述更好(能量经济学) Ⅲ.价值动力学的发展与应用 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能量哲学) Ⅴ.人类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世界和谐) Ⅰ.世界用什么语言来描述更好 一、世界的组成是什么? 二、虚伪的物质 三、能量世界 四、能量学原理 一、世界的组成是什么呢? 目前观点——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基本粒子组成的。 小粒子与大宇宙 20世纪中叶,人类制造了各种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μ子、π介子、K介子、Λ超子、Σ超子及τ子等400余种粒子。 ——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粒子对撞机 组成——粒子加速器+探测器。 加速器利用巨型超导磁体推动粒子在隧道内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并在(四个)对撞点与反方向运行的粒子相撞; 探测器在对撞点侦测碰撞产生的微小粒子,记录粒子能量、质量等信息。 液氦使磁体温度低于零下268℃,实现磁体超导。 使用另一组磁体让粒子“聚焦”成比发丝还细的束 上帝粒子在哪? 标准模型需要存在希格斯粒子。 中微子,或,希格斯玻色子(粒子)。 给予其它基本粒子质量的粒子! 大概1012颗粒子中可能有一颗。 希格斯场永远存在,没它,我们不复存在。 尚未被完全证实?假如存在的话—— 1.基本粒子就不用再简单地去粉碎了。 2.“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不一定是对的。 3.原先的理论都要重新思考。 欧洲核子中心(CERN) 位于欧洲法国和瑞士边境地区 创立于1954年。 机构拥有20个成员国, 共有超过100个国家合作。 唯一开展搜寻的机构(美国费米实验室加速器Tevatron停摆后)。 两个研究组:ATLAS和 CMS,都超过3000名科学家。 强子对撞机(LHC) 能量最高的强子对撞机(LHC) 人类史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机器。 设置在地下100米,环形隧道长27KM; 每隔10小时,科学家各发射一束质子流; 每秒可以观测4000万次粒子对撞事件。 模拟宇宙大爆炸万亿分之一秒时状态。 质子流能量 能量相当一辆全速火车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彼得·W·希格斯 (Peter W. Higgs) 弗朗索瓦·恩格勒 (Fran·ois Englert) 成果——1964年,两位学者分别独立地发展了“粒子是如何获得质量”的天才理论。 (恩格勒的另一合作者——Robert Brout已去世)。 2012年,预言的希格斯玻色子得到了欧洲核子中心(CERN)实验证实。 宇宙“碗” 希格斯粒子露“真容”? 左图:希格斯粒子在产生瞬间就衰变成两个光子。来自CMS探测器的图像 图像来源:CERN 右图: LHC设备中ATLAS探测器得到的图像,图中4条红线可能是μ子,它们可能是希格斯粒子产生的 并非最终一环——暗物质? 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虽填补了标准模型中缺失的最后一环;但并非是最终一环 。 按标准模型,中微子没有质量,然而它似乎有。 标准模型只对可见物质描述,而可见物质仅占物质总量的20%左右。 暗物质无法观测到,只能感知,引力作用使宇宙中星系不至于解体; 几乎不与可见物质发生反应。 二、虚伪的物质 1. “质增效应”——1905年11月,爱因斯坦 2.质能方程 E=mc2 (c——光速;) 3.“湮灭”现象 4.光子没有质量 5.热是什么? 6.黑洞的结构组成是什么? 7.中子星——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 8.思想 等非物质又该用什么来表述? 3.“湮灭”现象 正电子+负电子=? 正质子+负质子=? 正物质+反物质?======? “能量子” 把物质不断粉碎下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