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苦读记
* 我一向不大喜欢苦孩苦读书的故事,但是这篇《苦读记》却让我一见倾心。题目很纯朴,没有写成《读书苦乐记》,或是《读书的苦乐年华》之类的文艺腔,也没有大抒踏进文学圣殿心情如何景仰激动之情,有的只是真切的细节和平实的语言。通篇说苦,背后藏着一个字——乐。用大家都熟悉的话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作文,行事为人,皆当如此。个中滋味,如人饮水。 苦读记 小学 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对文字这么感兴趣。启蒙之后,所有看过的文字,几乎都可过目成诵,令老师惊诧不已。语文课本总是还没学到最后,可是后十页早就面目全非,大都是凭记忆给老师背出来的,因此在同学老师眼里,我就是神童了。 我的启蒙老师家也有个小我二十九天的女儿,和我坐同桌。一般情况下能和老师孩子坐一起,那是普通孩子都想得到的荣幸。我没有这么世故的意识,只知道偷她妈妈给她订阅可是她又不爱看的书来读,读后给她讲故事,然后她拿我讲的故事去应付她妈妈的询问。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她依赖我已经象抽大烟的人依赖鸦片一样了。她妈妈也觉得孩子和我在一起有长进,所以把我也当另一个女儿养,还告诉我妈妈让我常到她家去看书。我就堂而皇之地往她家里跑,看那个时候难得一见的《中国儿童》、《少年文艺》以及《北方少年》等刊物。不过我最爱看的倒不是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读的书,而是启蒙老师常捧在手里的《解放军文艺》和《收获》等杂志。 夏天的某个下午,我和同桌装做看课本。只等正在看书的老师迷迷糊糊地睡去,我就可以“大开读戒”了。我先蹑手蹑脚地抽出老师手里的杂志,然后在椅子上装模作样地观察一会儿,看老师的确是睡熟了,再拿到屋外大树影子下去忘情地读,耳朵还要留意着屋子里的动静,要是老师有咳嗽声传来,则赶紧跑到窗下瞧瞧,要是人家醒了,自己就知趣地把书递上去,侯老师看完或看到一半去做晚饭,再捧到自己手上接着看,直看到日薄西山,甚至是太阳收回它的最后一道光线,才饿着肚子走回家。 其实那个时候看的还不仅仅限于这些刊物,老师的爱人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他还有许多藏书呢。不知道他是有意为之还是随意所做,他家的火炕上总能有一本两本已经发黄的线装古书放在那里。实在没什么现代小说可读的时候,我就拾起这些古书来看,刚开始也看不明白那些之乎者也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字,我就翻那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久而久之,我居然能把其中的文段背诵出来。一次和他家孩子争论什么是非,我居然脱口而出的是《孙子兵法》之中的“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 求其下者无所得”,令老师惊我为异类。真的若有神助一般,我居然能看懂什么《触龙说赵太后》啊,《梁君见白雁群》啊,还有什么《为学》《劝学》啊之类的文章。当然也是囫囵吞枣,错了的话,老师的爱人就笑咪咪地帮我纠正。比如我读《扁鹊见蔡桓公》,就把“君有疾在腠里”的“腠”字读成“zou”,还是“师夫”教我,才使我终生不犯这个错误的。 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带着满脑子的新知走向我那寒冷贫穷的小家里,我的心都跟着冰冷下去。老师的家里可以生火炉,房子也是砖与土结构的保暖房屋,尤其是可以尽情尽兴地读书,让我感到极大的满足。可是自己的家里真的是家徒四壁,墙体四面透风,要是哪天西北风太大,我还要跟妈妈一起上房去用砖头去压住房头的草,免得房顶露天。晚上躺在冰冷的土炕上,我的悲哀袭击了身体的每一寸有感知的空间。我就拼命用我白天学到的文言文来安慰自己“故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盼着第二天天快点亮,我又可以去老师家看书了。 一次随着父亲到水井边去挑水,遇到了“师夫”。前面他们讲的都是国际国内的形式,什么“四人帮”倒台之类的话,突然间听“师夫”对爸爸说:“你看孩子这么爱看书,你怎么不给孩子买啊?”我没听见爸爸回答什么,只看到爸爸眼里的泪光在闪烁。又听见“师夫”叹了口气:“也是啊,你那六个孩子,就靠你一个人的工资,活着就不错了,也真难为你……”回去时跟在爸爸后面,看着爸爸破旧水桶里漏出的水洇湿干渴的黄尘土路,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奈。 尽管老师夫妻两个都待我如视己出,但他们的孩子却怪我分了他们的父爱母爱。某个他们父母不在的日子,我照例去他们家读书。刚到窗根底下,就听见房内“全民皆兵”,我的那个同桌正指挥弟弟妹妹们“打扫战场”:“快!那还有几片纸,快藏起来!你不知道那个豆三有多烦人,有一片纸上有字她都不会放过的。也就爸妈宠她,我早就烦透她了!”弟弟妹妹跟着附和:“我也是!”“我更是!” 我的眼泪蔌蔌地流了下来,我还怎么去看书啊。可是就这么折回去,除非我自找死路,他们已经知道我就在窗下啊。硬着头皮走进去,我迎着他们目光中的敌意与得意。还是开口向同桌借那本《上海儿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