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下字、词、句、古诗、名言汇总《三下字、词、句、古诗、名言汇总《三下字、词、句、古诗、名言汇总
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 ——搭配美食的美器之旅
主讲人:王瑞娟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西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990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封神榜》中,有一个镜头,姜子牙在市街卖面粉,其背景是一个西瓜摊,还有人在认真挑选着。看来在“砰砰”的敲西瓜声和小贩的叫卖声中,西瓜的历史要被改写了。
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 ——搭配美食的美器之旅
让我们开启旅程吧!
中国古代就餐方式演变源流
席地而坐,一人一案
高足坐具,崭露头角
就餐革命,高足流行
高桌大椅,围桌而食
两汉以前
完全分餐制
魏晋南北朝
分餐出现多样化
唐代中晚期
合餐制形成
合餐制定型
明清时期
一、原始时期的饮食器具
旧石器时代虽然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具,饮食器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但懂得用火烤食捕获的动物肉食。
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水具有可塑性,偶然在火中烧烤成型而发明了陶
质饮食器,并大量使用,开辟了人类饮食
新纪元。
一、原始时期的饮食器具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最初饮食器具的雏形——用树枝夹食
筷箸文化
开辟人类饮食的新纪元
——陶器出现并大量使用
筷箸文化之筷子起源
筷子的传说
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
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
姜子牙受神鸟启示而发明丝竹筷
出现箸最早的记载,《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筷箸文化
以小见大
筷箸文化之筷子文化十五忌
1、疑筷 2、脏筷 3、指筷
4、抢筷 5、刺筷 6、横筷
7、吸筷 8、泪筷 9、别筷
10、供筷 11、拉筷 12、粘筷
13、连筷 14、斜筷 15、分筷
二、夏商周时期的饮食器具的变化
夏商周时代的统治者在饮食生活中不仅追求美味佳肴,而且开始注重“美食配美器”,日益讲究精美的餐具、食用器具。
在贵族阶层开始盛行青铜饮食器具,饮食器在礼制、葬俗、祭祀等社会功能中更加显得重要,并
且在周代形成严格的礼仪制度。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
爵
觚爵套装
觚(gū),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觯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觯(zhì)
斝( jiǎ )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三足两耳圆腹,但也有四足方鼎和无足鼎,青铜鼎由于鼎壁甚厚,受热慢,因此主要不作烹煮器,而作调味盛食器,但是鼎的重要价值并非如此,而是奴隶主贵族宴饮或祭祀所用的礼器。
鼎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镬,古时指无足的鼎,鼎三足两耳,镬似盆无足。
镬(huò)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鬲,有陶制鬲和青铜鬲,一般为侈口,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鬲(lì)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簋,中国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盛放黍、稷、稻、粱等,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
簋(guǐ)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甗,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是锅),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甗(yǎn)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器具
这一时期,整个社会处于诸国纷争的时代。但是随着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反映在饮食器具方面,虽然质地上与前代相比没有变化,但社会的需求量更加增多,而且每一个诸候国的饮食器都有不同的特点。
中下阶层仍然使用陶器,贵族阶层却还是以青铜器为大宗,漆木器的数量呈现增多的趋势。
常见的古代饮食器具
敦是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敦
常见的古代饮食器具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豆,汉族古代盛食器和礼器。
豆
四、秦汉时期的饮食器具
经过春秋战国的社会分离,进入秦汉大一统时代,夏商周的礼乐制度趋于崩坏,曾一度作为礼制载体的饮食器具的社会功能由祭祀鬼神的神秘礼器还原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用具。
炊具中的鼎渐失礼仪成为单纯的食器,鬲已不复存在,作为盛食器的豆、簋、簠fǔ完全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