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基于教、考、学的中国史复习策略.pptVIP

201610基于教、考、学的中国史复习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10基于教、考、学的中国史复习策略

教与学的“怪象” 日日案书手痉挛 夜夜寐语说国卷 句句叮咛耳根磨 每每朱批心抓狂! 依考定教 教学相宜 学 学生要学什么知识? 如何去学? 学法 学科思维如何训练? 学生学科知识的来源统计图 注:网络统计,数据来源问卷星,共43份有效问卷 课堂 知识 课程 知识 课外 知识 学科知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结合材料与所学XX史的相关知识;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三卷40题、18分)。 (2016·全国Ⅲ卷·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2016·全国Ⅱ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一、从试题的角度丰富学科知识 (2016·全国Ⅲ卷·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 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 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 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晚清主动开放 * * 我与你朝夕相伴 你却与我渐行渐远 ——基于教、考、学的中国史复习策略 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雷志伟 困 惑 教材处理粗暴、主干不清、视野狭窄...... 学科思维僵化、体系不全、学考分离...... 教 学 考 材料处理简单、设问斟酌、作答臆断...... 中国史 教 学 考 依考定教 教学相宜 考 国卷考点布局 国卷的“特点” 考法 国卷的“权威”分析 请输入您要的文字 近三年来国卷中国史分值统计 ——杨俊民《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近三年来国卷中国史分值统计 ——杨俊民《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2016年全国Ⅲ卷中国史分值统计 注:包括选修也计算在内 近三年来国卷模块统计 ——杨俊民《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近三年来国卷模块统计 ——杨俊民《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2016年全国Ⅲ卷模块统计 ——赖蓉辉《成都市高2017届摸底考试分析》 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是分值“大户” 必修二的考点布局呈现上升趋势 三年来,国卷的“特点”: 材料新颖、显隐结合,灵活多变 回归教材,主干突出,时序鲜明,呼应热点 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学科思维突出 ........ 一鱼三吃、形式各异、味道不变 中国古代史的考查(“权威”这样说) (2015·全国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核心内容是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涉及中学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需要考生对“小农经济”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在题干的设计上以《吕氏春秋》材料的解释,设置新情境,脱离了学生所熟悉的考查小农经济形成条件的一般思路,考查农业收益的增加与小农经济的关系。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2016年版)第361页 0.664 学科能力的反复渗透 历史概念的内外延伸 历史条件的精细定位 中国古代史的考查(“权威”这样说) (2015·全国Ⅱ卷·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本题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比较、判断的方法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江南的开发与经济迅猛发展,促成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唐宋江南经济的发展并超过北方,原因复杂,但最终以农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土地的开发与耕作、亩产量的提高均与农业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因此正确项为c项。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