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位论文_03万吨合成氨
毕业设计论文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转化、净化工段
前 言
本设计是年产30万吨合成氨转化、净化工段的设计。
设计说明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分九章讨论了氨的性质、用途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合成氨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现代大型氨长的生产特点,设计方案的论证,生产方法的综述与选择,本设计主要工艺参数的论证与确定,生产工艺流程的评述与选择,合成氨生产原理与本设计生产流程的叙述及本设计主要设备一览表。
第二部分是工艺设计计算,分别进行了消耗定额,返氢量的计算、天然气催化转化的计算、CO变换、气体净化、甲烷化过程的物料与热量衡算,换热器热负荷计算,最后进行了设备计算-----加压两段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计算。
本设计附有转化、净化工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CO2吸收塔的装配图。
本设计选用Kellogg节能型流程,具有能耗低、流程简单的特点。
目 录
第一章.综述 4
1.1 氨的性质、用途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6
1.2合成氨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6
1.3现代大型氨厂的生产特点 8
1.4设计方案的论证 10
1.4.1原料的选择 10
1.4.2原料的脱硫 10
1.4.3造气 12
1.4.4一氧化碳变换 15
1.4.5 CO2的脱除 16
1.4.6微量CO、CO2的脱除 18
1.5本设计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与论证 20
1.5.1水碳比 20
1.5.2转化炉出口气甲烷含量 21
1.5.3转化压力 21
1.5.4高低变换出口气中的CO含量 22
1.5.5脱碳后CO2 残余含量 22
1.5.6吸收、再生的温度、再生塔的水汽比及溶液组成 23
1.5.7甲烷化炉入口温度 25
1.6生产工艺流程的评述与选择 25
1.6.1 M.W凯洛格公司 26
1.6.2布朗公司 27
1.6.3帝国化学公司(ICI) 27
1.6.4托普索(Hald Tops?e)公司 28
1.6.5伍德(Uhde)公司 28
1.7合成氨生产原理与本设计生产流程的综述 28
1.7.1原料气的脱硫 28
1.7.2烃类蒸汽转化 29
1.7.3 CO变换 30
1.7.4原料气中CO2的脱除 31
1.7.5甲烷化脱除微量的CO及CO2 32
第二章 工艺设计计算 34
2.1设计依据: 34
2.2消耗定额、返氢量的计算 34
2.2.1计算条件: 35
2.2.2计算变量 35
2.2.3求解变量 35
2.2.4计算 35
2.3转化 38
2.3.1一段转化炉物料衡算 38
2.3.2二段炉物料、热量衡算 42
2.4变换 50
2.4.1高变物料、热量计算 50
2.4.2低变炉物料、热量衡算 53
2.4.3 102-F排水量计算 56
2.5 CO2吸收塔原料气系统物料衡算 58
2.5.1计算条件: 58
2.5.2.计算 58
2.6甲烷化 61
2.6.1甲烷化炉的物料衡算 61
2.6.2甲烷化炉热量衡算 62
2.6.3校核 64
2.6.4 104-F排水量的计算 65
2.7净化 66
2.7.1本菲尔溶液循环量的计算 66
2.7.2 1103-F排水量及回流水量的计算 68
2.7.3 1110-C、1104-C热负荷的计算 72
2.7.4吸收、再生系统的热平衡 75
2.8换热器热负荷的计算 84
2.8.1 103-C热负荷计算 84
2.8.2 104-C热负荷计算 85
2.8.3 1107-C的热负荷 85
2.8.4 114-C热负荷计算 86
2.8.5 144-C热负荷计算 87
2.8.6 115-C的热负荷计算 89
2.8.7 1115-C热负荷计算 90
2.8.8 136-C热负荷计算 92
第三章加压两段填料吸收塔设计 94
3.1设计项目: 94
3.2设计条件 94
3.3设计计算 96
3.3.1塔型设计 96
3.3.2 流体接触方式及喷淋 96
3.3.3填料选择 96
3.3.4上塔塔径计算 97
3.3.5上塔填料高度计算 102
3.3.6下塔塔径计算及下塔填料计算 105
3.3.7校核计算 110
第1章 综 述
氮(N),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其中氮占78%体积。但是大多数植物不能直接吸收这种游离态的氮,只有当氮与其他元素化合以后,才能为植物所利用,这种使空气中游离态氮转变成化合态氮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合成氨是固定氮的主要方法。
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而合成氨工业是化肥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的增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位论文_、暖通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doc
- 学位论文_&h#46;264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与fpga验证.doc
- 学位论文_01万吨年甲醇生产装置工程30000立方米气柜施工方案.doc
- 学位论文_×4300mw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doc
- 学位论文_01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项目立项投资建设方案.doc
- 学位论文_1k1 000k13 23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doc
- 学位论文_01万方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doc
- 学位论文_×430m简支转连续箱梁.doc
- 学位论文_02th配合饲料厂生产工艺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doc
- 学位论文_02万吨每年聚氯乙烯聚合及干燥包装工艺设计.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