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位论文_光阳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送审稿
城口县排山煤业有限公司阳光煤矿
初步设计(变更)
﹙送审稿﹚
说
明
书
二○一二年四月阳光煤矿现场收集资料记录及签字确认单
到场时间 2012.2.10 现场地点 阳光煤矿 现场工作内容及资料收集情况:
1、调查了解煤矿现场资源赋存情况,开采情况;
2、矿井现有通风、运输、排水、供电情况;
3、考查矿井现有工业广场情况,对矿井建设拟使用的工业广场、主要井筒及开拓布置方面交换意见。
4、收集矿井已有各种资料,以满足设计要求。
5、对暂不能收集到的资料,要求业主及时补充。 区(县)主管部门签章:
(附现场人员)
年 月 日 业主单位签章:
(附现场人员)
2012年2月10日 设计单位签章:
(附现场人员)
2012年2月10日 设计人员名单表
专 业 姓 名 职称 签 名 采 矿 吴成兵 工程师 霍永明 工程师 张浩 助理工程师 通 风 乔建峰 助理工程师 地 质 陈 坤 高级工程师 机 电 张兴伦 高级工程师 何家胜 工程师 苏相群 工程师 经 济 徐 静 工程师
《城口县排山煤业有限公司阳光煤矿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
自审意见书
《重庆市城口县阳光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原设计于2004年6月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并通过了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和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万州办事处审查,以渝煤安监万办(2004)160号文予以批复。由于原设计要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要求不一致,煤层赋存与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无法按原设计要求施工和通过竣工验收,同时为满足重庆经济发展对煤炭的刚性需求,城口县排山煤业有限公司阳光煤矿现委托我公司编制了《城口县排山煤业有限公司阳光煤矿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以符合现行设计要求,顺利通过验收。我公司于2012年4月25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内部审查,形成意见如下:
1、设计主要变更内容:
(1)、矿区范围发生变化,原设计油10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矿区东西长约2900m, 南北宽约320m,面积约0.9228km2,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的K2煤层,开采标高为+1630~+1350m;变更后,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长2900m,宽约540m,面积约1.5883km2,开采上标高从+1630m提升至+1700m,下标高为+1350m,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的K2煤层。
(2)、原设计矿井未作过瓦斯等级鉴定,矿井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变更后,根据《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文件渝煤监管(2012)62号文》,阳光煤矿2011年度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3)、增设+1685m回风平硐以满足调整矿井范围及开采标高后的井巷布置,与原有+1500m回风平硐共同担负矿井回风任务,调整通风系统。
(4)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变更设计增加了“六大系统”章节的相关内容。
(5)由于上述部分发生了变更,故涉及供电负荷及其分布情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涉及的文字及图纸部分均作了变更。
(6)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完善设计内容。
2、《城口县排山煤业有限公司阳光煤矿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提交审查基础资料齐全,章节图表、内容、结构、概念基本符合相关规程规范要求,编制依据充分,选用技术标准适当。变更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3、同意上报。
内审组长: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4月
委 托 书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程、规范及相关规定,需编制《城口县排山煤业有限公司阳光煤矿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现委托具备资质的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委托单位:城口县排山煤业有限公司阳光煤矿
二○一二年二月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
第一节 井田概况 1
第二节 地质特征 5
第二章 井田开拓 14
第一节 井田范围、储量及水平设置 14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17
第三节 井田开拓 18
第四节 主要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 21
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 25
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 25
第二节 矿车 26
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 27
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33
第一节 采煤方法 33
第二节 采区布置 38
第三节 巷道掘进 40
第五章 矿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