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自然资源维持状况及生态旅游建设调研.docVIP

瑶里自然资源维持状况及生态旅游建设调研.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瑶里自然资源维持状况及生态旅游建设调研.doc

瑶里自然资源维持状况及生态旅游建设调研 作者:袁鸿涛、李远、邓海东、李咏、曾鹏 关于瑶里自然资源维持状况及生态旅游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背景概况 瑶里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地处皖、赣两省、四县(安徽祁门、休宁、江西婺源、浮梁)交界处,地处两湖(鄱阳湖、千岛湖),六山(黄山、九华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连线交点位置,距景德镇市区 50公里。瑶里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瑶里,古名“窑里”, 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瑶里有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镇区是瑶里人文景观的典型代表。这里有徽饶古商道上最为繁华的明清商业街,窑里曾有民谣这样描述这条街:“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生动的再现了唐诗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盛世景象;这里有 集中反映了景德镇东河流域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的绕南陶瓷主题园区这里保存了多处宋、元、明等时期的古窑遗址,以及大量的古矿洞、古水碓等瓷业遗迹,其中,绕南堆积物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生产断面特征遗址;这里有清一色的徽派古建筑,马头高翘,粉墙黛瓦,还配有独具特色的防火墙(一家着火,可以防止火势蔓延至领居家里),依山傍水,古色古香… 瑶里还是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绿色仙境,植被资源非常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称。这里四季气候宜人,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达94%,山林面积22 .5 万亩,耕地 1 . 4万亩。境内存有 国家一二级珍稀植物南方红豆杉、银杏、鹅掌楸等各类植物95科、256属、648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黑麂、娃娃鱼、狗熊等各类动物100多种。东端的五股尖主峰海拔1618米,是赣东北最高峰。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受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总体布局中,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我们景德镇陶瓷学院环境保护协会成立的五一营走进瑶里古镇,了解当地自然资源维持情况,学习了解古镇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相辅相成调节,当地居民如何理智地运用合理方法在维持原有自然景观的同时为经济收入改善,同时也总结瑶里景点建设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合理妥善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促进古镇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参与瑶里生态旅游建设,更加关注和注重原有自然景观的维持。 调研目的 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听从今年两会报告中提出的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改善环境质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指导。 了解古镇居民生活和环境前后对比情况,以此来反映当地自然资源维持情况。 询问当地居民有关古镇旅游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变。 寻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政府对爱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和旅游公司对景区建设的规划方案,搜集他们对保一座青山,蓄一湖清水所做的点点滴滴。 总结瑶里景点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妥当的建议。 调研内容 通过实地走访,入户调查,摄影,和查找相关文献的方式开展调研活动。入户访谈时,我们特意选择了不同地段、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我们访问了镇上的老师,陶瓷厂退休工人,林场职工,乡村里的叔叔,老奶奶,新婚少妇等,旨在通过整体了解古镇人民现在的生活环境、旅游环境的感知情况,以更好全面的对古镇自然资源维持状况和生态旅游建设进行更好的调研。依托相关文献,对古镇生态景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建设规划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四.调研基本情况 (一) 入户访问时,我们给古镇人民设置了如下问题 1.你认为瑶河的水比以前更清澈吗? 2.瑶河里有好多鱼,他们是放养的还是天然就有的? 3.现在还会经常发生村民私自下河捕鱼的案例吗? 4.你了解到政府对保护瑶河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古镇的森林覆盖率和以前相比有所下降吗? 6.你现在上山还能经常观察到野生动物的行踪轨迹吗? 7.现在还有人偷偷地上山砍伐树木,猎杀野生动物吗? 8.瑶里有哪些工厂?他们对环境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9.你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 10.瑶里的生态旅游建设给你们的生活环境、经济收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二) 分析访谈结果 1.受访者的居住地段 古镇上,小村庄(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附近的村庄) 我们访问了在古镇上和小村庄的居住的民众,这也是为了结果的客观性。 2.受访者的年龄 ?? 15—30?? 31—45?? 46—60?? 60以上 15—30 31—45 4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