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15两次工业革命考题演练全解.doc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15两次工业革命考题演练全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15两次工业革命考题演练全解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5两次工业革命考题演练 【高考题组】 高频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 考情统计 3年16考 工业革命的 背景(3) 工业革命的 成就(3) 工业革命的 影响(10) 考题 汇总 2014·江苏T23、2013·天津T14、2012·安徽T20 2013·天津T4、2012·江苏T14、2012·天津T8 2014·四川T10 2014·浙江T21 2014·福建T19 2014·课标全国 文综Ⅱ卷T33 2014·四川T11 2014·北京T37(2) 2014·四川T14 2013·北京T16 2012·福建T21 2012·山东T16 命题 分析 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特点、技术发明。 2.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以及东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社会习俗、自然环境的影响。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卷·T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选A。由题干提供的历史情境可知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变化,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这是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之一,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材料中并未体现妇女解放,而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B、C不正确。家庭手工业至今依然存在,只不过不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D不正确。 2.(2014·福建文综·T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发现,铁路火车把乡村的人们不断地带入人口规模越来越大的城市,这正是城市化的表现。故选C。 高频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情统计 3年10考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就)(6) 考题 汇总 2014·海南T28,2013·山东T29(1) 2014·江苏T17,2013·山东T29(2) 2014·浙江T20 2014·北京T37(2) 2014·四川T14 2012·北京T20 2012·福建T21 2012·天津T14 命题 分析 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特点、影响。 2.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对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启示。 1.(2012·福建文综·T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析】选B。图示信息中的两项指标可以整合为英国19世纪40—70年代出口数值的显著增长,结合所学英国19世纪中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判断其出口显著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实现了工业化,对外贸易推行自由化。据此可以判断B最符合题意,A、D与时代特征不符,C仅限于生产技术革新,与题意不符。 2.(2014·海南单科·T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国工业化启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