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策略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策略课件

思想内容鉴赏 设题形式和答题思路 04年浙江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题: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乡诗”,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参考  游子思归诗: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判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思。 2005年天津 阅读一首诗,回答问题 湖州歌 (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案参考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之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语言鉴赏 炼字 炼句 风格 2005年湖南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湖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都着一“望”字。本诗之“望”“在句首,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03年全国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薄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问题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话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参考一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的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象) 答案二 从字的活用:“冷”的使动 句式的倒装: “危石咽泉声,青松冷日色” 修辞的角度: “咽”字拟人、“冷”字通感 “咽”字绘声、“冷”字绘色 心理的角度赏析: 客观事物无所谓“咽”“冷”,都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反映。 2005年全国Ⅲ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半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答案解析 句义分析 “抱膝”二字生动的勾画出 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隐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作者感情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005年 重庆 阅读唐诗,回答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答案解析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托物言志和写景抒情诗歌比较: 相同点:都写景物 不同点: 2005年全国1 阅读唐诗,回答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题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解析 这首诗写了诗人“春行”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而透漏一份伤春凄凉之情。 * * 浅谈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策略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根据提示赏析 表达技巧和抒发的情感 在末尾,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心情。 答案唯一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