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学术型)学术成果介绍
一、论文成果
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语境下的外语教师教育新探,肖坤学,2013年03月,《当代
外语研究》
2.意向性视域下的实体隐喻翻译方法研究, 肖坤学,2012年12月,《外国语文》(外语核心期刊)
3.识解理论观照下的“损译”现象探析,肖坤学,2011年04月,《当代外语研究》
4..科研论文英文摘要的语言特点与结构特征,肖坤学,《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对语言“交际能力”理论的反思,肖坤学,《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试论词汇层面翻译的认知取向,肖坤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第1期。
7.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肖坤学,《外语学刊》,2005年第5期。
8.句子层面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肖坤学,《外语研究》,2006 第1期
9.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肖坤学,《外语学刊》,2005 第5期。
10.认知语言学语境下被动句英译汉的原则与方法,肖坤学,《外语研究》,2009 第1期。
11.Interculturalisation for New Zealand Universities in a Global Context. 蒋晓萍,
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2005, 3(2), 223-233. ISSN1478-2103.
12. Towa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Micro to Macro Perspectives. 蒋晓萍,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2006, 17(4), 407-419. ISSN: 1467-5986.
13. Why Interculturalisation? A Neo-Marxist Approach to Accommodate Cultural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蒋晓萍,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2011, 43(4), 387-399, ISBN0013-1857.
14. Intercultural space in translation education:Parallel corpus as a tool for exploration.
CULTUS: 蒋晓萍,the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Med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011, 4 99-119. ISSN 2035-3111.
15. Explorations of Intercultural Dialogue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Chapter 20).
In Tina Besley Michael A. Peters (Eds), 蒋晓萍, Interculturalism,
Education and Dialogu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16.翻译教学的文化调停功能,蒋晓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第7期
17.从功能对等论电影剧本英汉翻译,蒋晓萍,《电影评介》2006 第14期
18.跨文化化:适应高等教育中文化多样性的新途径,蒋晓萍,《比较教育研究》2006 第9期
19.跨文化交际理论评析,蒋晓萍,《新视野》2006 第6期
20.跨文化化: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高教多元化之路,蒋晓萍,《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 第6期-
21..试论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蒋晓萍,《湖南社会科学》2003 第1期
22.高等教育国际化评析,蒋晓萍,《教育导刊(上半月)》2009 第12期
23.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模式走向:以中国和新西兰为案例,蒋晓萍,《理论月刊》2010 第7期
24.跨文化化:适应高等教育中文化多样性的新途径,蒋晓萍,《比较教育研究》2006 第9期
25.跨文化交际探微,蒋晓萍,《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78-83页。
26. “专注”翻译与“异化”理论的危险,蒋晓萍,《广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27.中国新诗中的十四行诗,黎志敏, 《外国文学研究》2000 第1期
28 .庞德的意象概念辨析与评价,黎志敏,《外国文学研究》2005 第3期
29 .哲学与经学之争:中国传统伦理的历史拐点,黎志敏,《伦理学研究》2010 第3期
30.知识的德与真 ,黎志敏,《现代哲学》2010 第3期
31.论诗歌定义:本质、功能与特征,黎志敏,《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第8期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