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1.A? 漫不经心:漫:随便,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漠不关心:漠:冷漠,冷淡。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大异其趣:指表现得大不相同、差异很大,可以指同一个人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也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差异,也可指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态度等等。 2.B 3.C 6.D 7.A 8. (1)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于当世。(4分) 本该纵横自如,发挥自己积聚的才德,在当世扬名获得荣耀。 (4分。每小句1分,大意通顺1分) (2)临川王介甫铭之石以藏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于世。(4分) 临川王介甫把他的事迹铭刻在石上,埋藏在墓中(地下、幽暗之处),而我又为他的文集作序,来让它在世间流传。 (4分。“铭之石”“藏诸幽”“序其集”“行于世”各1分) 9.从文中看,仲氏“伸于后世”的原因有哪些?(4分) 仲氏知命不苟屈, 胸有才学; 时人为他播扬。 (4分,每点2分)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 作品注释 [1]丹青:绘画的红绿颜色。 [2]绿野:唐裴度的绿野亭。 作品译文 微风细雨催促着春天,寒食的节日快要来到了。平原上,桃红柳缘一片春天。我们散步在原野上。来到了流水潺潺的溪边,在溪头,叫唤渡船渡我们过溪去玩。风吹着红花乱飞,蝴蝶狂舞,初生的野蚕,吃着桑树的嫩叶。 我要学习绿野先生,清闲袖手,不管回家的大事,把诗酒当作功名去寻求。不管明天是阴是晴。今天晚上就算是我一个人醉了,但是我却看得清楚,可笑的是那些自以为清醒的人,却是糊里糊涂。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春游抒怀词。作者在春游时,看农村的一片大好时光,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平原一片丹青。”这是说农村的春天,桃红柳绿,麦稻青碧。“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在这一派春光如画,生机盎然的平原上,作者却想自己罢职退居,而无法施展才能,为这美好的山河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下片里以消极与牢骚来抗议和派对他的迫害。他要学缘野先生的“闲袖手”不问国家事。这虽然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但它是因南宋王朝的迫害而产生的。国事的前途如何,这是作者始终最关心的大事,尽管是下决心向诗酒里寻功名,也难免流露出:“未知明日定阴晴。” 10. (1)上阕前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拟人,比喻。(2分) 点出时令,总写平原如画的特征,引出下文对春景的具体描绘。(2分) (2)下阕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概括。(6分) 对功名的绝望((“对官场、世俗的厌恶”、“对归隐的向往” ), 对未来的忧虑(“对国家前途忧虑”、“对明日前程的迷茫”), 对现实的激愤。 (6分,每点2分) 11.?(1)恐美人之迟暮 (2)故不积跬步 (3)寄蜉蝣于天地 (4)江州司马青衫湿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伛偻提携 (7)语不惊人死不休 (8)千淘万漉虽辛苦 12.从前三段看,文章把布尔津河比成餐桌,有何妙处?(4分) 描绘出布尔津河的形状特点; 又生发出一连串的妙喻,表现出布尔津河与周围景物的关系(使河流周围的景物浑然一体); 想象奇特; 吸引读者(引发读者对布尔津河秀色的联想)。 (4分,每点2分) 13.第六段写景富有特色,试作分析。(6分) 选取布尔津河河边典型的景物(野芍药、白桦)(1分);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2分); 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味觉)(1分); 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运用想象、虚实结合)(2分)。 (6分,每点2分) 14.你为什么要流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哪些作用?(4分) 结构: 贯串全文的情感线索; 呼应标题。 内容: 突出了布尔津河周围景色的优美; 强调了对河流的热爱和留恋。 (4分,每点2分) 15.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者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审美的眼光, 怜惜的态度(热爱自然), 平等的关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6分,每点2分) 16.拥有鉴别力,需要哪些条件?依据文章三、四两段,简要回答。(6分) 独立的判断力, 智识上的胆力, 对自己天真坦白的信心。 (6分,每点2分) 17.现代的学校教育存在哪些弊端?请简要概括。(6分) 倾向上割舍鉴别力而求学问, 方法上把愉快的求知变为机械的堆塞, 目标上以文凭来代替真正的教育。 (6分,每点2分) 18.请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首先,提出观点: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在于发展知识上的鉴别力; 然后,论述什么是鉴别力以及怎样才具有鉴别力; 最后,针对现代教育制度,谈论鉴别力的必要性。 (6分,每点2分) 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