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空间安全的战略博弈.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空间安全的战略博弈

心理空间安全的战略博弈 一位学者说:“21世纪人类最严重的灾难是心理危机。”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问题交织交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益的表现、获取方式也因时而异,国家利益空间日渐拓展,新空间的安全问题接踵而来。当人类活动的利益溢出陆地边界向海洋、天空延伸之时,确保海上和空中安全便具有制胜的意义。当人类社会迈入信息时代,信息领域的安全就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的制高点。如今,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交互作用下,国家利益正从有形的物质空间向无形的心理空间扩展,心理空间安全在巩固国家安全的战略博弈中地位便日益凸显。   微妙的空间 特殊的较量   心理空间包括人的心理活动空间和直接影响心理活动的信息空间、网络空间。与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等有形空间存在明显的“此疆彼界”不同,心理空间是一个无边无界且容易被人忽略的无形空间。由于信息具有光的速度和能覆盖全球,因而借助媒体和网络,即便是相隔万里也能摄人心魄。人类心理活动的复杂多变和当前的信息化、全球化趋势,共同造就了心理空间安全的不确定性和难以确切评估、不易防范掌控等特点,决定了心理空间安全在当前维护国家利益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心理空间的对抗是一种特殊的较量。与有形战场的争逐和物理域的激烈搏杀不同,心理空间的对抗是以心理活动为战场,以现代传媒为平台,以信息和大众精神文化产品为武器,以影响人的心理、意志、态度、行为以至改变目标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为目的。这是一种软力量的攻防竞争,是信念、意志、决心的比拼,是意识形态、价值观、民族精神乃至制度文明的较量,主要表现为宣传与反宣传、渗透与反渗透、控制与反控制、演变与反演变的斗争。心理空间的对抗较量,表面上看风平浪静,有时还显得亲和平实,实则暗潮汹涌,动魄惊心,处处布设了诱人的陷阱。这种较量,一方旨在潜移默化,制其死穴,另一方则致力铸牢精神支柱,打牢思想根基。这种较量的本质是通过对“注意力”资源的争夺,通过在头脑中短兵相接,实现国家利益的争夺。   心理空间的风险和危机日趋加剧。相较于有形物质空间和传统安全领域而言,心理空间没有平战之分和张弛之别,其安全压力正与日俱增。由于心理战的战略地位在军事变革中强势崛起,由于制心理权在战争形态转型中脱颖而出,由于心理制胜在现代国家利益与安全角逐中现实的可能性与日俱增,必然给心理安全带来远较其他安全领域大得多的风险和压力。心理危机的渗透性、爆发的突然性和危害的严重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突出。   从渗透性看,一方面,各种经过精心包装的文化精神产品和网络等现代传媒散布的心战宣传信息已经与大众的生活方式、消费时尚、精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渗透力极强,这原本就让人们防不胜防。另一方面,现代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利用,又大大增加了心理空间反渗透、防演变的工作难度。前不久伊朗大选中,美方的Twitter技术出尽风头即是一例。Twitter之所以能突破伊朗政府的屏蔽与封堵,为德黑兰的街头抗议推波助澜,是因为这种微博客社交网站的独特性,人们无须访问主站点就能发布帖子,通过手机在第一时间把发生在身边和现场的有关抗议活动的视频、照片和文字信息传送出去,在相互链接中接收和传播,从而在公众中迅即实现广泛的心理渗透,对伊朗造成了政治危机和心理安全危机的双重叠加,为我们认识和评估心理安全的战略价值提供了佐证。   从爆发的突然性看,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心理制胜提供了先进、快捷、高效的物质技术手段,使各种宣传和心理战信息逾越地理边疆,实现全球化、即时化传播,瞬间直指对方军民的心理世界,从而造成心理安全危机爆发的突然性。信息时代的心理安全的危机往往是在敌对势力持续的不遗余力的宣传渗透下,经过长期孕育和发酵,借人们无法预知的特定时机和事件蓄力爆发,常常令人始料不及,猝不及防。一个谣言,一个帖子,一个偶发或突发事件,都有可能被敌对势力加以利用,迅速掀起舆论风暴,酿成大祸。境内外“三股势力”策划实施的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从危害的严重性看,进入21世纪以来,不论是战争行动还是社会公共领域发生心理安全危机,其危害的严重性我们都能从中窥见一斑。伊拉克战争中伊方军民心理防线全面崩溃,最终造成江山易主、政权更迭。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等东欧中亚诸国,因内部族群分裂、政治对立,而被外部势力插手利用,导致政治格局一夜之间发生逆转。还有,“9?11”事件给美国人造成的史无前例的心理冲击,现今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都强烈冲击和影响到人们对心理安全的信心。另外,网上群体性事件、网上不良的和非理性信息,如果得不到正确有效地引导,也会产生有害的心理感染,形成雪崩式效应。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一个国家能否自主掌控心理空间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人心安定、社会和谐、政局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kecibik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