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水文化对苏州古建筑的影响.doc
浅谈水文化对苏州古建筑的影响
摘 要:作为吴越水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苏州,拥有三横四直的城内水道,环城河道和大运河,人们的生活起居离不开水,建筑多依傍河水而建,河湖周围建筑物比其他地区的建筑数量大质量高。为了适应苏州多水潮湿的自然条件,并合理使用河流以及降水,苏州人民筑造房屋时会充分考虑到水对建筑物的影响。而人们的建造与生活为水赋予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循环往复,而形成了苏州独特的水体文化以及浓郁的古城水景建筑特色。
关键词:苏州;水文化;古建筑
一、历史背景
苏州是吴越水文化发源地之一,而吴越水文化作为古代最主要的水文化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苏州作为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
南北朝时期, 作为水文化中心的苏州,与杭州和会稽(绍兴)一同成为中国水文化发展的代表。唐宋时代南方水利工程发达,沿海修筑海塘、疏浚河湖很普遍, 出现了苏州为代表的一些水利建设著名城市[1]。后梁期间,吴中承平,钱氏于太湖旁置撩浅军,专事兴水利、防水害,农业因此常获丰收。
从春秋时期开始, 一直到如今, 苏州地区的水文化与当地建筑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江南建筑的代表,影响深远。
二、苏州水及文化
1、主要河道:
苏州自古有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 。比较著名的主要有:
(1)京杭大运河:一共四段,从北到南有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苏州是江南河一段,也是末段,位于寒山寺西侧的枫桥景区边。
(2)平江河:伍子胥建苏州城时,就被定位成苏州城的主干水道,平江河位于古城的轴心。
(3)护城河:苏州护城河的水来自太湖和京杭大运河,又汇入长江和大海,伍子胥开凿胥江将太湖水引入城,而大运河又将长江水不断注入。
(4)山塘河: 山塘河是大运河西北方向进入苏州古城的主干河道。北起白洋湾, 南至阊门,长6200多米。山塘河与大运河连接贯通, 是大运河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大运河苏州段的主干航道之一。
2、降雨量
苏州全年降雨量大约在1048毫米,降水充沛,气候潮湿。每年的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
三、水周边建筑特色
古城自古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保留至今,使得城内形成了小桥流水的独特风貌。
1、色彩特点
因为苏州河道众多,温度适宜,因为植物生长具有的向水性,所以临水区域植物生长茂盛而且颜色鲜艳。为了使建筑能够和谐地掩映在桃红柳绿的自然风景之中,苏州古建筑的色彩为粉墙黛瓦,建筑多为白墙灰瓦。
本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苏州市城乡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规定》明确规定:古城内建筑物外立面色彩应当以黑、白、灰为主,体现淡、素、雅的城市特色。
2、建筑材质
苏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代表,古建筑多以木构形式出现。为了防止木质因为水的浸泡或者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空气之中而腐蚀,苏州建筑的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部分漆的是具有较高的耐水性、耐烫性、耐久性等优良性能的广漆。广漆能够很好地解决木质结构带来的问题,使得苏州古建筑得以大批保存下来。
3、建筑风貌
苏州水巷驳岸上会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建筑以轻巧简洁,虚实有致为造型。水乡河水众多的自然条件就出现了水巷、小桥、驳岸、踏渡、码头、石板路、水墙门、过街楼等等富有水乡特色的建筑小品。
古时初建苏州城时,定平江河苏州城的主干水道,苏州城以平江河为中心轴线发展而来,水巷小桥多,人家尽忱河,人们沿河而居,小镇沿河而铺展,有一河一街、一河两街等形式,形成水桥房的格局。流水环绕门前屋后,水、房、桥融合,成为苏州的骨架。
于2003年1月1日颁布的《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中,第十条规定:协调保护区或者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内进行建设的,不得破坏古建筑的环境风貌,其建设方案必须征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四、古建翻新后对水体环境产生的影响
1、修理翻新古建筑时,现在使用的为木构固色的颜色漆类,为合成工业漆一类,流入河中不易分解,造成河流水的污染。
2、一些地区会采用地势上的坡度,利用坡度使水流将漂浮在水面的生活垃圾引入垃圾过滤的版块,以保证水质。但是容易引起河道的堵塞以及河水的不流动。
3、房屋清洗剂多含有大量磷,这种洗涤污水排放到河流中去以后,会使水中含磷升高,使水质出现富营养化,导致各种藻类植物疯狂繁殖,水草狂长,这些水生物死亡腐败以后,会放出甲烷、硫化氢、氨等大量有毒有味气体,使水质混浊发臭;水体缺氧,使水中鱼、虾、贝类等水生物全部死亡;使河流湖泊变成死水,严重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
五、结语
苏州城的建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全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