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格心理学
题 目: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总结
学 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 级: 2013级心理二班
姓 名: 陈 家 美
学 号: 130711011203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
1、意识是能被个体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只有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领域。
2、潜意识是无法被个体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潜意识是心理结构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异常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3、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指当前未注意到,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才能进入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1、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深处,代表着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其中性本能(即力比多)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2、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3、超我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它是人格的最高形式。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心理发展理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而力比多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他把人格发展分成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5岁。这一时期的力比多的满足,主要是通过吮吸,咀嚼,吞咽等刺激口腔的活动来获得满足。
2、肛门期:1.5~3岁。此时期主要靠排泄和控制大小便时所产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性欲的满足。这个时期也是对婴幼儿进行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
3、性器期:3~5岁。在这个时期,儿童将经历恋母情结(俄底普斯情结)或恋父情结。俄底普斯情结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以同性父母自居,使男孩有男孩的特征,女孩有女孩的特征。此时,儿童采纳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并以超我的形式表现出来。
4、潜伏期:5~12岁。此时期儿童的俄底普斯情结已解决,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对父母的感情转变到学习,游戏等方面,团体活动多呈男女分离的趋势
5、生殖期:12岁以上。随着性生理发育的成熟,兴趣转移到异性身上,性心理的发展也趋于成熟。
这五个五时期的发展对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有固着和倒退两种危机。固着是停滞在某一个阶段,倒退是由后一个阶段退回到先前的阶段。
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1、焦虑
焦虑——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能适当的控制心理能量的一种冲突的结果。
出生创伤——婴儿出生时与母体分离,是人类体验到的最大焦虑。
起因——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分类
现实性焦虑:是人们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的紧张、不安和恐惧。
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危险所引发的。
道德性焦虑: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和有罪感。
自我防御机制
概念: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用的非理性、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
特点:都是伪造或曲解现实的;作用是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
种类:
自恋型防御机制又称精神病型多为婴幼儿采用包括否认曲解外射等
c)神经症型防御机制,少儿期得到充分采用,包括潜抑、隔离、反向等
d)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很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成熟的正常成人经常 采用,包括幽默,升华,压抑,利他等。其中最常见有八种:压抑,否认,投射,退行,移置,补偿,合理化,升华。
压抑: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向:由于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将潜意识中不能直接表达的欲望和冲动通过截然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减轻焦虑,是一种矫枉过正的防御机制。
转移:指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不相干的对象,及发泄了相应的心理能量,又不会给自己带来威胁。
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印刷成本核算方式.docx VIP
- 森林防火教学课件.ppt VIP
- 二级保密资格档案目录(24盒)优质材料.doc VIP
- 2025水利工程五大员专业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学习宣贯ppt课件.pptx VIP
- 游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孙九霞全套PPT课件.pptx
- 东芝 e-STUDIO 2000AC 2500AC 彩色复印机维修手册(拆卸安装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