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lecture7维新派代表人物及翻译思想一.pptVIP

[lecture7维新派代表人物及翻译思想一.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ecture7维新派代表人物及翻译思想一

维新派代表人物及翻译思想 康有为的翻译思想 一 时代背景介绍 二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 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 1879 游香港,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1882 到上海,精心研读西学译著 1888 以各人名义上书清帝 1895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中有关培养翻译人才的看法 “内弊即除,则外交宜讲。春秋子雨能知四国之为,汉武下诏求通绝域之使……而今使才未养,不谙外务,重辱国体,外人姗笑。今宜立使才馆,选举贡、生、监之明敏辩才者入馆学习,各国语言文字、政教律法、风俗约章,皆令学习。学成或为游历,或充随员,出为领事,擢为公使,庶几通晓外务,可以折冲。” 上海强学会建立 “最要者四事:译印图书、刊布报纸、开大书藏、开博物院.” “道莫患于塞,莫善于通。互市者,通商以济有无;互译者,通士以广问学。尝考讲求西学之法,以译书为第一义。……凡自明以来所译西书,并许著录,以译书为根,得其本矣。” 维新派与洋务派不同的译学思想 “今此会先办译书,首译各国各报以为日报取资;次译章程、条教、律例、条约、公法、日录、招牌等书;然后及地图暨各种学术之书。……并设译学堂,专任此事。” 强调翻译东籍的便利 “ 若因日本译书之成业、政法之成绩而妙用之,彼与我同文,则转译辑其成书,比其欧美之文,事一而功万矣。彼与我同俗,则考其变政之次第,鉴其行事之得失,去其弊误,取其精华,在一转移间,而欧美之新法、日本之良规,悉发现于我神州矣。” 康、梁主张由日译文转译的理由 一 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知识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数千种,而尤祥于政治学、资生学(经济学)、智学(哲学)、群学(社会学),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 二 日本与我同文 三 学日文比学西文要快一点。 梁启超的翻译思想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 1889年,去北京考试,购得《瀛环志略》,开始接触西学。 翌年,从学于康有为,从思想上开始维新。 1894年,参与“公车上书”。 1896年,创办《时务报》,并任主笔。 《奏请推广学校,设立译局、报馆折》 “欲求知彼,首在译书。今年以来,制造局、同文馆等处,译出刻成已百余种,可谓知所务也;然所译之书,祥于术艺而略于政事,于彼中治国之本末、时局之变迁,言之未尽。至于学校、农政、商务、铁路、邮政诸事,今日所亟jí 宜讲求者,一切章程条理,彼国咸有专书,详哉言之。” 关于“翻译强国”思想 “今日之天下,则必以译书为强国第一义,昭昭然也!” “欲救斯敝,厥有二义:其一,使天下学子,自幼咸习西文;其二,取西人有用之书,悉译成华字。斯二者不可缺一。” 论述诸国强盛之原因 “且论者亦知泰东西诸国,其盛强果何自耶?泰西格致性理之学,原于希腊;法律政治之学,原于罗马。欧洲诸国各以其国之今文,译希腊、罗马之古籍,译成各书,立于学官,列于科目,举国习之,得以神明其法,而损益其制。故文明之效,极于今日。” --《论译书》 译书 “三义” “一曰,译当译之本” 洋务派弊病 “中国官局旧译之书,兵学几居其半” “ 当知西人之所强者兵,而所以强者不在兵” 当译之本 一 当以尽译西国章程之书,为第一义 二 当译学校用之教科书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三 当译政法之书 “夫政法者,立国之本也。” 四 当译西国史书 “史者,所以通知古今,国之鉴也。” 二曰,定公译之例 “译书之难读,莫甚于名号之不一。同一物也,同一名也,此书既与彼书异,一书之中,前后又互译,则读者目迷五色,莫知所从。” 人名、地名音译“以京语为主,以天下所通行” 官制,“有义可译则译义,义不可译乃译音。” 名物,“必以造新字为第一义。” “译书有二弊:一曰徇华文而失西义,二曰徇西文而梗华读。夫既言之矣:翻译之事,莫先于内典;翻译之本,亦莫善于内典。故今日言译例,当法内典。自鸠摩罗什、实叉难陀,皆深通华文,不著笔受。玄奘先游身毒,学其语,受其义,归而记忆其所得,从而笔之。言译者当以此义为上;舌人相承,斯已下矣。凡译书者,将使人深知其意,苟其意靡失,虽取其文而删增之,颠倒之,未为害也。然必译书者之所学,与著书者之所学相去不远,乃可以语于是。” 三曰,养能译之才 “通学通文说” “凡译书者,于华文西文及其所译书中所言专门之学,三者具通,斯为上才;通二者次之;仅通一则不能以才称矣。” “三者之中,又以通学为上,而通文乃其次也。” 二 关于“翻译文体革命”思想 “严氏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此书(《原富》)复经数年之心力,屡易其稿,然后出世,其精美更何待言! 吾辈所犹有撼者,其文章太务渊雅,刻意摹仿先秦文

文档评论(0)

wuyuan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