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与变通教案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样卷作文分析 长兴教研室 张平华提供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有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着顽强,真是百折不挠啊!我们遇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 第二个人也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可怜的蚂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了;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卑的蚂蚁!我们无论做哪一件事,如果失利,就应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蛮干一气----我们是人,是有头脑的人啊!” 第三个人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蚂蚁,两个人的看法和见解截然相反,他们得到的启示迥然相异,到底谁对呢?” 智者回答道:“两个人都对。” 问者感到困惑:“怎么会都对呢?” 请以“坚持与变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一、命题分析 此次命题属于给材料关系型话题作文,所给材料是对“蚂蚁”的两种不同看法,一人惊叹其执着顽强,百折不扰,意识到人也不应该在挫折面前气馁退缩;另一人则哀叹其不知道改变一下方位,不肯看一看,想一想,认识到人是有头脑的,要在失利后学聪明,不蛮干!而第三个人问智者以上二人谁对谁错的时候,智者却说“两个人都对”!问者很是困惑。 就问题分析下去,我们就不能把“坚持与变通”截然对立了,这不是该坚持还是该变通的简单选择,而是去论证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了。那么其关系是很明显的,也是很微妙的,他们应该不是完全矛盾的,而是很好的辨证统一的,具体就是: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变通的时候变通;在坚持中学会变通,让变通来实现坚持;那么这个话题就实现了和谐统一,就和我省2004年高考的“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2003年的高考作文“感情的亲疏远近与对事物的认知的关系”一样了,还有2004届高三湖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错误使我如此美丽;正确使我如此尴尬)也是一样的。找到一组概念的契合点是关系型话题的关键,下一步就是如何具体操作了! 本次阅卷的评分标准就是否别对“坚持”和“变通”二者进行分析,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事例揭示二者间的辨证关系,给人以启发,富有文采。 二、考生习作分析 一、审题立意上 就像阅卷组提供的“评分标准”所隐含的信息一样,考生在审题立意方面的确很难达到以上分析的深度,往往是偏向一方面,而很难做到二者兼顾,辨证统一。有以下几类失败典型: 1、在文章中的确兼及两个概念了,但立意很肤浅,论证很浮泛,流于二者“哲学关系”的空头辨析,缺乏实际生活附着点,也就是没有“联系实际”,而使得文章没有深度,也不具体,忽略了文学的人文性,这种现象最为普遍。 2、很多考生是偏向“坚持”而稍微提及“变通”,或结尾点到,看似篇末点题;或生硬嫁接,不死不活,使得整个文章的论证不伦不类,就像西装革履的绅士口袋露出臭袜子一般!这样的现象着实不少。 3、在行文中二者似连实离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不能和谐统一水乳交融,而是前半篇“坚持”后半篇“变通”,结尾处“强行焊接”。文章中,这两个概念完全是“物理性”并存,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让阅卷老师很难判断其是否离题。 4、“打擦边球”,将话题转移的现象也有,例如写“选择”“失败造就成功”“恒心”等。这类文章有很明显的“套文”痕迹。 二、选材剪裁 因审题立意上有偏差,在选材剪裁及论证上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如果单就其一篇习作的主题来说,材料可能是用得很好的,但回到我们上边的分析上就不是很好了。最糟糕的是对材料的处理不知道“变通”,不能将传统的写作素材翻出新意来。如写“爱迪生经过千万次的坚持造就了成功”,却没有写爱迪生的最终成功是千万次的变通的结果,很是可惜。 当然,更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全文照抄,也有考生将本次考试的现代文阅读的材料(《流泪的滕王阁》)大段抄来,以凑足字数,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啊! 但还是出现了不少精彩文章:有评宋江的愚忠不知变通的,有叹一意孤行的末路英雄项羽的,有论马寅初对真理的坚持的,有说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的,有演绎司马光砸缸的,有讨论亚力山大挥刀斩结的,有佩服诸葛亮的“空城计”的,有说鲁迅的“弃医从文”的……其中有来自语文课本的,有源自历史课本的,还有摘自课外读物的,方式多多,途径多多!特别突出的是有一篇习作写到了瀑布、种子、蛹等物象,还写了李白、杜甫、鲁迅、毛泽东、阿炳等人物事迹,显示了其广博的知识,只是没很好的扣题,没能达到高分的要求。 三、语言表达上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语言表达是不过关的,其不足之处我们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都有明显的感知,在此就不再赘述。 以下仅说说文章的标题。本次考生作文中还是有不少让人眼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