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历程及其展望 一、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缘由 二、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历程及其评价 三、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成效及面临的 挑战 四、中国农业农村进一步改革的思路与 展望 一、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缘由 (一)1949-1978年中国农业农村的回顾 1、改革土地制度,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从1950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领导农民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 全国有3亿多(占全国当时乡村人口的60%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至此彻底消灭。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从1953年开始,中国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开始全面进行。 路径: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完全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但是,1955年夏季,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超高速发展的猛烈浪潮。几个月的功夫,就把原来预计18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仅仅用了4年多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 3、人民公社化 1958年初,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社会基本单位也在急剧地开展起来。到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升级为2.6万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参加了公社。 (二)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缘由 1、自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后的20年间,农业和农村发展迟滞、缓慢,长期处于徘徊状态,农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提高,衣食住行都很困难。 1978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95kg,低于1957年的203kg,1955年至1958年人均热量消费是2256卡,1975-1978年是2287卡,两个时期没有显著变化。这一时期,每三个农民中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之中。 2、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征的人民公社,缺乏内在的激励功能,非但没能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性,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从而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3、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破坏了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原则,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无偿剥夺。 实践表明不顾客观实际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公共食堂),结果只能是共同落后,损害群众的利益,挫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力。 在人民公社实行的20年中,要说有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共消费有所增长,教育和公共卫生方面投资的增长使得农村文盲率和婴儿死亡率有所下降。 二、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历程及其评价 (一)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4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人家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按手指的方式搞包干到户,当年秋收居然比上年增产6倍多,从而解决了多年的温饱问题。当时的省委书记万里说“有粮食就是最大的政治”。 1982年到1984年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从理论上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农业合作化理论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第二阶段:1985——1991 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是这个阶段农村经济改革的中心任务。1985年,中国开始实行农产品收购的“双轨制”,以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的形式取代了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蛋类、水产品、蔬菜和肉类等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在1992年前被全面放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乡镇企业在这个时期异军突起。 1992年,中国有乡镇企业2321万家,近90%分布在农村,共有职工约1. 13亿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来自非农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 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1992年达50、66 %。 乡镇企业还把工业文明带进了农村,客观上要求劳动者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T 08-120-2015雨水口标准图2015沪S203.docx VIP
- 神经介入产品培训.ppt VIP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ECharts数据可视化课件 第1章 初识ECharts.pptx VIP
-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突发事故处理流程.pdf VIP
- 电工安全生产协议书(完整版).docx VIP
- 固定翼无人机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1.35KV预制舱变电站项目(整套35KV预制舱,变压器,开关柜,火灾报警)技术规范书.doc VIP
- DB36_T 811-2020 井冈蜜柚 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