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心律失常.
第二十五章 抗心律失常药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肌电生理学特点。
2.掌握抗心律失常药作用的心肌电生理学基础。
3.掌握药物的分类、主要适应症和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心律失常
由于冲动起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跳节律和频率的紊乱,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
分型:缓慢型和快速型心律失常
自律细胞:窦房节、房室节和传导系统心肌细胞。
非自律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
心肌细胞特性。
☆ 自律性 ☆ 传导性
☆ 兴奋性 ☆ 收缩性
一 正常心肌电生理
1 心肌细胞膜电位的离子基础
2、快慢反应电活动
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希-浦细胞。
由Na+内流所致,去极迅速,传导速度快,静息电位高 (-80~-95mV),属快反应细胞,其动作电位称为快反应电位。
慢反应细胞
窦房节、房室节。
由Ca2+内流而致,去极速度慢,传导速度亦慢,静息电位低 (-50~ - 70mV),属,其动作电位称为慢反应电位 (图22-3)。
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
3 膜反应性
影响传导速度
4 有效不应期
心肌去极后,必需复极到-60mV,受到刺激能发生传播性兴奋。
自去极到引起传播性兴奋,此段时间间隔称有效不应期
二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冲动形成障碍
1. 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
2. 后除极和触发自律性
(1)早后除极
(2)迟后除极
出现在完全复极后舒张早期。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细胞内Ca2+超负荷,而引起短暂Na+内流所致 (图22-3B)。
二 冲动传导障碍
传导障碍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如房室结传导或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另一种常见的传导异常是折返(reentry)形成。
折返
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
功能性:在无明显解剖环路时可发生,急性心梗后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
解剖性折返的发生有三个决定因素:
促成折返的形成因素:
①心肌组织在解剖上存在环形传导通路;
②在环形通路的某一点上形成单向传导阻滞,使该方向的传导中止,但在另一个方向上,冲动仍能继续传导;
③回路传导的时间足够长,逆行的冲动不会进入单向阻滞区的不应期;
④邻近心肌组织ERP长短不一。
解剖性折返发生在房室结或房室之间表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发生在心房内表现为心房扑动扑或心房纤颤。
抗心律失常药
(1)直接作用在心肌的离子通道,影响心肌细胞膜对Na+、K+、Ca2+的通透性。
(2)阻断心肌的受体,改变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
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1、降低自律性
2、减少后除极
3、消除折返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1.I类钠通道阻滞药
(1) ⅠA类:共同特点
抑制钠离子内流,抑制K+外流、抑制Ca2+的内流。对钠通道的阻滞作用强度介于IB和IC类之间,能适度阻滞心肌细胞膜钠通道。
减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APD。
代表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2) 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减慢传导速度,缩短APD。代表药: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3) ⅠC
明显抑制钠离子内流,对钾转运无影响。
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有较明显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增高病死率,应予注意。代表药氟卡尼和普罗帕酮
2.Ⅱ类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
抑制?受体间接影响膜离子流。
减低自律性和传导性
代表药 普萘洛尔
3.Ⅲ类 延长APD和ERP的药物
钾通道阻滞药
代表药 胺碘酮
4. Ⅳ类 钙通道阻滞药。
抑制慢反应细胞的除极和自律性
代表药:维拉帕米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 、I类 Na+通道阻滞药
(一)Ia类 奎尼丁
[体内过程
1.口服后70%一80%被胃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 72%一87%。
2.心肌浓度比血内浓度高10倍。
3.肝代谢,肾排泄,尿呈酸性时药物排泄增多。
4.半衰期约5一7小时。
[药理作用]
与Na+通道蛋白质结合,阻滞Na+通道
l·降低自律性:
抑制4相Na+和Ca2+内流,而降低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和窦房结的自律性。 但其具有抗胆碱作用,增强窦房结的自律性,使两种作用抵消。
2.减慢传导速度:
降低0相上升速率。但其抗胆碱作用可 加快房室结的传导,治疗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时,常先用强心苷类药物,防止室率过快。
3·延长APD和ERP:
抑制 3相K+的外流,延长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的ERP和APD,因而可取消折返.其延长APD和ERP的作用在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
此外,该药还可减少Ca2+内流,具有负性肌力作用。
[临床应用]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治疗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是重要的转复心律的药物。
虽然目前对房颤和房扑的治疗多采用电转律法,但quinidine仍有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 Q∕CR 9210-2015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2).pdf VIP
- Photoshop网店美工技巧-蒙版与通道的应用.pptx VIP
- 2023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 考前必背.pdf
- 奥迪C5使用说明书.pdf
- 2024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VIP
- Q∕CR 9212-2015 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