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市一中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VIP

巴市一中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市一中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3年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24.“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是古代官吏办理疑难案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从根本上受下列那一观念的影响 A.重义轻利观念 B.三纲五常观念 C.宗法观念 D.仁政观念 2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6..32.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34.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B.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 C.体现元朝统治者“南向控制”的治国理念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35.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一、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2)根据。(10分) 《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 王朝 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 享年 秦 前211年—前207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15年 西汉 前206年—公元8年 由王莽禅代 215年 新莽 9年—23年 亡于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 1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 196年 三国 220年—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 魏由西晋禅代(265) 吴亡于西晋(280) 61年 西晋 265年—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 52年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317年—589年 北周禅代于隋(581),陈亡于隋 273年 隋 589年—618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 30年 唐 618年—907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代取代 290年 五代 907年—960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 54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 168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 153年 有人据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请结合唐宋有关史实评价)。(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2、43、44、45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42题计分。 4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結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6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9分) 4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的因素。当然,他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而要“以彼之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