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济川中学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13.6.18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注意:考生须将试卷所有答案答到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泰兴最美老师杨向明舍身救人并不是偶然,他以一贯的责任感zhù jiù了瞬间壮举,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人民教师的人格guāng huī。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 B.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 C.“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D. 《食草家族》是莫言肆意挥洒他的奇崛想象力的长篇小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准确预定轨道。 B.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文明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C. “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 D.由于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量,使得“甄嬛体”“元芳体”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4每题1分,第5、6题各2分) (1) 为山九仞,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只见一斑。 (3)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5) 李商隐的《无题》中体现奉献精神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时间更迭,新老交替,推陈出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请写出反映这种规律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6分) (1)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描写__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书中共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其中智取生辰纲中被逼上梁山的是________,小说中善盗的是________。 (2)根据图片,用几句话介绍相关情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叶专题”的专题学习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借叶抒情】“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在这两句诗中将飞坠的落叶描绘成枯黄的色彩,除了与所处的季节有关,还有怎样的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叶说理】文人墨客不仅借叶抒情,还借叶说理,请结合叶专题中的相关知识,举一例并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叶联想】欣赏叶的诗文,感悟叶的哲理,叶成为我们的朋友,叶与人类关系密切,赋予人类无限遐想和启迪,愿朋友们像绿叶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画线部分仿写,4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白居易的《池鹤》,完成第7题。(6分)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1) 找出描写丹顶鹤外形特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2) 赏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

文档评论(0)

zhuanye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