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概论之层与多层建筑
* 构成网架的基本单元有三角锥、三棱体、正方体、截头四角锥等,由这些基本单元可组合成平面形状的三边形、四边形、六边形、圆形或其他任何形体。 一般而言,网架钢结构有下列三种节点形式: ·焊接球节点 ·螺栓球节点 ·钢板节点 * 网壳结构 网壳是一种与平板网架类似的空间杆系结构,系以杆件为基础,按一定规律组成网格,按壳体结构布置的空间构架,它兼具杆系和壳体的性质。其传力特点主要是通过壳内两个方向的拉力、压力或剪力逐点传力。此结构是一种国内外颇受关注、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空间结构。 网壳结构又包括单层网壳结构、预应力网壳结构、板锥网壳结构、肋环型索承网壳结构、单层叉筒网壳结构等。 我国网壳结构发展概况: 网壳结构在解放初曾有所应用。当时主要是一类联方型的网状筒壳,材料为型钢或木材,跨度在30m左右,如扬州苏北农学院体育馆、南京展览中心(551厂)、上海长宁电影院屋盖结构等。作为有影响的我国第一幢大跨度网壳结构是天津体育馆屋盖,采用带拉杆的联方型圆柱面网壳,平面尺寸为52m X68m,矢高为8.7m,用钢指标为45kg每平米。该网壳1956年建成,1973年因失火而重建。此后,截至1992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各类网壳近80幢,覆盖建筑面积约70000平米,其中80%是近10年兴建的。如1989年建成的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平面尺寸为70m X 83.Zm,采用人字形截面双层圆柱面斜拉网壳,为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网壳结构。同年建成的濮阳中原化肥尿素散装库,平面尺寸为58mX135m,采用双层正放四角锥圆柱面网壳,为国内覆盖建筑面积最大的网壳结构,也是第一个采用螺栓球节点的网状筒壳。1967年建成的郑州体育馆,采用肋环形穹顶网壳,平面直径64m,矢高9.14m,为国内跨度最大的单层球面网完。又如1988年建成的北京体院体育馆,采用带斜撑的四块组合型双层扭网壳,平面尺寸为59.2m见方,矢高3.5m,挑檐3.5m,为我国跨度最大的四块组合型扭网壳。 * * * 悬索结构 由柔性受拉索及其边缘构件所形成的承重结构。索的材料可以采用钢丝束、钢丝绳、钢铰线、链条、圆钢,以及其他受拉性能良好的线材。悬索结构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抗拉性能,可以做到跨度大、自重小、材料省、易施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悬索结构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就曾用竹、藤等材料做吊桥跨越深谷。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已用铁链建成霁虹桥。近代的悬索结构,除用于大跨度桥梁工程外,还在体育馆、飞机库、展览馆、仓库等大跨度屋盖结构中应用。 * 与网架和网壳结构比较其发展相对较慢,分析起来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1)悬索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相对复杂一些,又缺少具有较高商品化程度的实用计算程序,因而难于为一般设计单位普遇采用; (2)尽管悬索结构的施工并不复杂,但一般施工单位对它不够熟悉,更没有形成专业的悬索结构施工队伍,这也影响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大胆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作品。1985年11月设计开始,1988年3月开工,1991年三月落成。新市政厅包括一号楼二号楼和议会楼三部分,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48层一号楼是主楼,高243米。该建筑是日本战后最引人注目的工程之一。????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 * * 荷载通过吊索或吊杆传递到固定在筒体或柱上的水平悬吊梁或桁架上,并通过筒体或柱传递到基础的结构体系。悬吊结构的水平荷载也由筒体或柱承受。悬吊结构的造型新颖,能充分利用钢材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受拉工作性能;但井筒受力较大,对地基基础的要求较高。 [编辑本段] 分类 按支承情况分筒体和柱两种悬吊结构。 1.筒体支承 分中心筒和多筒两种体系。 ①中心筒体系:由中央抗剪薄壁筒外伸悬臂梁或桁架构成基本结构,再从悬臂结构下垂吊杆或吊索悬挂楼层。也可以将吊索直接绕过筒体顶部两边悬挂楼层而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