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KPM设计 SATWE 计算参数???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一般情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理应分别按各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实际上按0、45度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时,可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配筋取三者的大值。
根据抗震规范5.1.1-2规定,当结构存在相交角大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当计算出来的角度大于15度时,应返填入此项。
2.砼容重:25
??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 重度????????????????? 25?????????????? 26??????????????? 27
3. 钢材容重:一般取78,如果考虑饰面设计者可以适量增加。
4.裙房层数:
高规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层数必须给定。
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
5.转换层所在层号:
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对转换层梁、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层号为计算层号)
6.地下室层数:
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和内力调整。
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
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
地下室刚度大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
地下室与上部共同分析时,程序中相对刚度一般为3,模拟约束作用。当相对刚度为0,地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
7.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可取1~5之间的数值,一般取2就可满足计算要求,框支剪力墙可取1或 1.5。
8.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内部节点:一般选择内部节点,当有转换层时,需提高计算精度是时,可以选取外部节点。对于多层结构,应选此项。
外部节点:按外部节点处理时,耗机时和内存资源较多。对于高层结构,可选此项。
9.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一次性加载计算:主要用于多层结构,而且多层结构最好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因为施工的层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要采用模拟施工方法计算。
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
?? 模拟施工方法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和理情况。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
但是我认为这种方法人为的扩大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线刚度比,所以它的计算方式值得探讨。所以,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1”;在基础计算时,用“模拟施工方法2”的计算结果。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高层建筑)
10.结构体系:
? 规范规定不同结构体系的内力调整及配筋要求不同;同时,不同结构体系的风振系数不同;结构基本周期也不同,影响风荷计算。宜在给出的多种体系中选最接近实际的一种,当结构体系定义为短肢剪力墙时,对墙肢高度和厚度之比小于8的短肢剪力墙,其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11.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当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需要选择此项。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位移比计算,其他的结构分析、设计不应选择此项。故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进行2次计算,一次来在假定楼板全刚性的情况下算得控制位移比,第二次在真实的环境来算得构件的配筋。
12.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一般应计算水平地震作用,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如结构转换层中的转换构件、跨度大于24m的楼盖或屋盖、悬挑大于2m的水平悬臂构件等),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二、风荷载信息
1.地面粗糙度类别:
? A类: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0.12)
?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0.16)
?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0.22)
?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0.30)
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对于高层建筑应按基本风压乘以系数1.1采用。
风荷载作用面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