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第四章 大倾角稳性.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大倾角稳性 4-1 概述 4-3 船舶静稳性曲线的等排水量计算法 4-2 船舶静稳性曲线的变排水量计算法 4-4 上层建筑及自由液面对静稳性曲线的影响 4-5 静稳性曲线的特征 4-6 动稳性 4-7 船舶在各种装载情况下的稳性校核计算 4-8 临界初稳性高曲线 4-9 船体几何要素等对稳性的影响及改进稳性的措施 4-10 移动式钻井平台稳性概述 当遇到恶劣的风浪,船的倾角会大于10°~15°,或上甲板边缘开始入水,这时就不能用初稳性来判断船舶是否具有足够的稳性。 大倾角稳性问题,仍然是研究船舶倾斜后产生复原力矩以阻止其倾覆的能力,且着重研究复原力矩随横倾角变化的规律。本章主要研究:静稳性、动稳性及稳性衡准、稳性校核、几何要素对稳性的影响等问题。 §4-1 概述 大倾角情况下,出水和入水楔形形状不对称,等体积倾斜水线不通过正浮水线面的漂心,浮心的移动曲线在横剖面上的投影不能看作是圆弧,初稳心M不是固定不动,稳心半径 r 随着横倾角φ的不同而变化。此时静稳性臂不能用GZ=GM·sin ?表示而应用下式: §4-2 船舶静稳性曲线的变排水量计算法 一、基本原理 §4-2 船舶静稳性曲线的变排水量计算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只要知道横倾后的浮力ω▽作用线的位置,便可立刻得出静稳性臂 。因此,静稳性曲线的计算便可归结为如何求得船舶在横倾后浮力作用线的位置。 三、 稳性横截曲线 由变排水量法求得不同排水体积??在不同横倾角φ 时浮力???作用线至假定重心S 的距离l s 。然后以l s为纵坐标, 以? ( ?? )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稳性横截曲线。再根据稳性横截曲线求出某一排水体积时的l s ,然后对重心加以修正,绘出该装载情况下的静稳性曲线。 四、 具体计算步骤 1. 绘制(9~12个站号)乞氏横剖面图; 2. 选择计算水线、旋转点O、假定重心S位置和横倾角间隔dφ的大小; 3. 量取入水和出水宽度a和b; 4. 计算δ▽φ和Mφ″值; 5. 计算▽φ和 l s 及绘制稳性横截曲线; 6. 绘制静稳性曲线 l=f(φ); §4-3 船舶静稳性曲线的 等排水量计算法 §4-4上层建筑及自由液面 对静稳性曲线的影响(自学) 浮力ω▽ ? s作用线至NN的距离 §4-5 静稳性曲线的特征 一、 静稳性曲线的特征 ●曲线在原点O处的斜率 ●最大静稳性臂及其对应的横倾角●稳性范围以及曲线下的面积——这些对于判断船舶的稳性非常重要。 §4-6 动稳性 船舶在外力矩的静力作用下,横倾时的角速度很小,近似为零。当复原力矩MR 和倾斜力矩MH 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船舶的静稳性以复原力矩表达。 船舶在外力矩的动力作用下,横倾时具有角速度。只有当外力矩所作的功TH 完全由复原力矩所作的功TR 所抵消时,船的角速度才变为零而停止倾斜。船舶的动稳性以复原力矩所作的功表达。 四、进水角和进水角曲线 §4-7 船舶在各种装载情况下的 稳性校核计算 对其他特殊线型的船舶,C2、C3和C4应经验船部门同意后采用。对水线以下尖舭型船舶,4’。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φ0 为相应于无舭龙骨圆舭型船的横摇角。 (2)风压倾斜力矩(或力臂)的计算 式中:A f ——船舶受风面积(m2),即船体水线以上部分的侧投影面积; z——船舶受风面积中心至水线的距离(m),即计算风力作用力臂; ?——所核算装载情况下的船舶排水量 p ——单位计算风压(Pa),根据航区和受风面积中心至水线的距离z由表查得。 风压倾斜力矩(或力臂)可按下式求得 368 363 357 350 343 336 沿海、遮蔽航区 736 724 711 698 683 667 近海航区 1347 1324 1302 1276 1249 1219 远海航区 ?7.0 6.5 6.0 5.5 5.0 4.5 风压作用力臂z(m) 航区 326 314 301 284 268 248 228 沿海、遮蔽航区 647 628 603 574 536 493 448 近海航区 1185 1145 1099 1040 976 905 829 远海航区 4.0 3.5 3.0 2.5 2.0 1.5 1.0 风压作用力臂z(m) 航区 MR = f (?) ?1 MH MR MH ?(°) ?d o E A B D 船舶在外力矩的动力作用下,即使已经达到了MR=MH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