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24 岁,右利手,2008年6月27日以“急发肢体无力”为主诉入院 病人大约在当日晚八点钟在卧室突然从站立位扑倒在地。没有意识丧失。未婚夫立即注意到言语模糊与右侧上下肢无力。到达我院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 病人当时已经怀孕八周,发病前刚刚与未婚夫过完性生活 既往史:没有出血倾向。没有血栓形成历史。2004年服用止咳嗽药后曾有过一次抽风,从未用过抗癫痫药物。发病前一个月内只吃维生素。不抽烟,不酗酒。 查体:血压120/75,心率105,体温正常。意识清楚,回答问题基本准确,眼无凝视,无视力丧失。言语吐字欠清。右侧轻度中枢性面瘫,右侧上下肢完全瘫痪。左侧肌力正常 检查完病人会见病人的未婚夫,他的第一句话:大夫,大人小孩我都要。 急行头部CT 给病人简单查体,片子一看,诊断很清楚: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怎么办? 好在已经做了些准备,已经与介入放射科及妇产科相关人员交换了意见 也到网上查了怀孕期间溶栓治疗的病例报道及相对注意事项。没有觉得应用溶栓治疗对胎儿有明确影响。 鉴于发病已有时间,也为了减少溶栓药物的剂量,决定动脉介入给TPA治疗。共用了25毫克。 溶栓药物是在给少量镇静剂基础上进行的,病人一直比较清醒 治疗过程有两个多小时,治疗完毕时病人右侧上下肢体已经运用自如,但言语吐字还是有点不清楚 妇产科检查没有发现任何胎儿受损的征象 随后血沉, 抗磷脂综合症, 风湿系列检查正常 听到妇产科大夫讲了怀孕状态良好以后,病人及家属都明确表示保留孩子 1天后患者完全恢复正常,要求出院。 请大家讨论下两个问题 1. 此年轻病人中风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预防她再次中风? 我们从现有的资料里面可以总结如下: 年轻女性,既往基本健康,没有明显的心血管病发病因素 早期怀孕 性生活后发病 大动脉阻塞,溶栓有效,提示新鲜血栓 看到病人后第一印象是房间隔缺损导致的心源性栓塞 经食道后超声可见房间隔缺损缺损伴双向分流 静脉气泡造影检查也可见大量气泡进入左房 其他很多检查都正常 如何在怀孕期预防她再次中风? 病因治疗:房间隔缺损是病因的话,需要关闭吗? 阿司匹林:怀孕期间能否用类似药物? 终止妊娠?听到妇产科大夫讲了怀孕状态良好以后,病人及家属都明确表示保留孩子 病人出院时候完全恢复正常 考虑到阿斯匹林对孕期胎儿的影响,也考虑到怀孕导致的高凝状态,决定使用低分子肝素,按体重给予,计划直至孕期结束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2008年7月7日病人突发右侧面部及口周麻木,大约持续了20-30分钟而缓解。急行头颅MRI见如下病变 病人已经怀孕三个多月 这次中风前否认有剧烈运动 症状简短但核磁上可见明显中风灶 仍在应用低分子肝素。 为主管医生,你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是什么? 患者事实上是面临一个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问题,无非是在有3个月妊娠的特殊情况 在病人第二次中风/TIA发作后,考虑到现有的手段已经不能很有效地预防中风 除了加小剂量阿司匹林(一直用到怀孕六个月而后停掉了)外,考虑到怀孕后期病人血流量增加,腹腔内压力越来越大,决定经心导管进行体外修补房间隔缺损 介入科于2008年7月16日接受了这一“手术”。病人的低分子肝素一直用到分娩前。 病人于2009年1月15日顺利产下一个3780克的健康女婴,母子平安。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母亲于2009年3月初复查心脏超声时候,仍然见到大量气体造影剂从静脉流到左心房与左心室 而房间隔修补处密合 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脏科大夫心细,发现气体造影剂是几个心跳周期后才出现在左心房与左心室的 据此推断病人有肺动静脉异位引流 进一步肺CT检查与肺动脉造影提示病人左上肺有一异常大的动静脉畸形,甚至普通平片上都能看到 病人最后经过开胸手术切除了这一畸形,术后恢复良好。 手术后见病人时, 她戏称自己好像是坐了近一年的翻滚过山车。从最初的怀孕, 到第一次中风行溶栓治疗,再到发现房间隔缺损,第二次中风,房间隔缺损的修补,分娩,发现肺动静脉畸形,直至最后切除。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此病例至此结束 最后问两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您认为病人最初中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假如这个病人最初让您接诊,结果可能会怎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