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说《端午节》.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邮说《端午节》

邮说中国—民俗系列 邮票图说《端午节》 悠然雅士 2016年 《端午节》邮折—端午节 《农历辛卯年》邮资片—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邮资片— 端午节 《端午节》邮戳— 端午节 祭屈原、赛龙舟、吃粽子 《世界诗人》邮票 “中国诗人屈原”— 端午源于纪念屈原 台湾1967《中国诗人》 “屈原”—端午源于纪念屈原 《中国古代文学家》“屈原”—作品《国殇》 《湖北风光》邮资片—“屈原祠” 《湖北风光》邮资片—“屈原祠” 澳门2004《文学与人物—离骚》—屈原《离骚》 澳门2015《文学与人物—九歌》首日封—屈原《九歌》 台湾1989《楚辞》邮票—屈原《离骚》 台湾1989《楚辞》邮票—屈原《九歌·少司命》 台湾1989《楚辞》邮票—屈原《九辩》 台湾1989《楚辞》邮票—屈原《九章·涉江》 《昆曲》“浣纱记”— 端午源于纪念伍子胥 《昆曲》“浣纱记”极限片—端午源于纪念伍子胥 《古今贤女绣像》“曹娥” —端午源于纪念曹娥 《曹娥庙》邮戳— 端午源于纪念曹娥 《壬辰年》极限片— 端午源于龙部落图腾祭祀 东汉王充《论衡》— 端午源于恶日禁忌 澳门2015《九歌》 邮戳—端午源于 周代蓄兰沐浴 (二)端午节演变 《端午节》邮戳— “端午” 1、端午由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2、端午别称: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 香港1994《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邮票— 当今主要举办娱乐活动 《端午节》邮戳— “端午节”2008年列为国家法定假日 4、法定假日。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节当日放假1天。 《端午节》邮折— 吃粽子、戴香包、饮药酒等 《端午节》“包粽子”—包粽子、挂菖蒲、悬艾草、佩香囊 《端午节》邮资片图案、邮戳—赛龙舟、吃粽子等 《端午节》首日封图案、邮戳—赛龙舟、吃粽子、 雄黄酒、避五毒、挂菖蒲、悬艾草、佩香囊等 《欢度端午节》纪念封—赛龙舟、吃粽子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图案“卖切糕者”—黄米红豆蒸制的“切糕” 《老扬州风情》纪念封图案“端午十二红”— 炒笕菜、拌萝卜、红烧肉等酱醋红或自然红的菜肴或果品 台湾2012《民俗》“端午·蒲酒”》 —吃粽子、悬菖蒲、饮雄黄酒 台湾2012《民俗》“端午·蒲酒”极限片 —吃粽子、悬菖蒲、饮雄黄酒 台湾2013、2015《端午节》邮戳 —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 《端午节》邮折—包粽子 《端午节》邮戳—包粽子 《端午节》邮戳— 粽子最早称“角黍”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小版张—“包粽子” 《端午节》极限片—“包粽子” 《端午节》极限片—“包粽子” 《端午节》首日封图案—“包粽子” 台湾2012《民俗》“端午·蒲酒”极限片—包粽子 台湾2012《民俗》“端午·蒲酒”极限片—包粽子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缠小穗子”— 端午节系五彩丝线 2、系丝线。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按阴阳五行说,五彩丝是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一条细索,可镇妖辟邪。节日清晨,大人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3、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用五色丝线缠成或有用碎布缝成,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载“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及“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端午节“卖蒲子艾子的” 4、挂草药。人们把艾草、菖蒲和胡蒜等绑成一束,插或悬在门上,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艾草又名艾蒿,艾叶制成的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北京近郊农民端午节前采集菖蒲、艾草进城沿街叫卖。 《端午节》邮戳— 端午节 挂艾草 《桃花坞木版年画》 “刘海戏金蟾”— 端午节捉蟾蜍制杂药 《桃花坞木版年画》“刘海戏金蟾”极限片—端午节捉蟾蜍制杂药 澳门2015《九歌》“湘君” 极限片—端午洗浴兰汤 《端午节》“避五毒”极限片 —端午节驱五毒 《端午节》“避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为“五毒” 《端午节》“避五毒”极限片—带有五毒图案的衣物 《端午节》“避五毒”小版张—蝎、蛇、蜈蚣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