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

中学语文课教案 主题单元标题 漂泊中的诗情 作者姓名 王玲 所属单位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联系地址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语文组 联系电话 130***81823 电子邮箱 13075***823@163.com 邮政编码 2***01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时(每周 5 课时,共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的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而杜诗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则是巅峰上的至高点。学习杜诗,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诗人推己及人的悲悯情怀。 2.了解杜甫的生活经历 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杜甫悲己悲人的有关信息,联系现实生活,诗人情怀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杜甫的悲悯情怀,增强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理解杜甫对自己生活的悲叹? 理解杜甫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 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情怀的?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悲己的情怀在整个单元中起着前提和灵魂的作用,因为杜甫在漂泊中感受到了极大的痛苦,才真正理解别人受的苦难,推己及人,表现其崇高的品格。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杜甫漂泊中的悲己情怀,把握诗歌主旨,感悟杜甫人格的魅力。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杜甫的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本单元哪首诗侧重悲己? 诗人到底悲叹自己什么? 诗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对自己的悲叹? 诗人悲叹的根源是什么? 理解杜甫对自己生活的悲叹?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走近杜甫 问题: 1.何谓“悲己”?本单元哪首诗侧重悲己? 诗人到底悲叹自己什么?诗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对自己的悲叹?诗人悲的根源理解杜甫对自己生活的悲叹?(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人悲人的情怀在整个单元中起着灵魂的作用,相对于杜甫对自己在漂泊中感受到的痛苦,别人受的苦难则更在他的关注之上,推己及人,忧国伤时,其精神的崇高和胸怀的博大使其真正拥有了“诗圣”之名。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杜甫漂泊中的悲人情怀,把握诗歌主旨,感悟杜甫人格的魅力。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及展示图文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杜甫的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诗人为哪些人而悲叹? 悲叹什么? 为何悲叹? 理解杜甫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诗人为哪些人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