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三单元教案五上第三单元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主要教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板书:8、成语故事)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8、成语故事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主要教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填字成词。  自相( )盾画龙点( ) ( ) ( )充数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请学生朗读“夸口”的语气。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   3、结合插图,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将原句改成“那个楚国人------------------,回答不上来了”请学生填空。有进行一段话的描写的,如“那个楚国人急得满头大汗,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支支唔晤地傻了眼,最后什么也回答不上来。”也有学生是以替换词语的方式来进行的,他们会分别将“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哑口无言”、“吞吞吐吐”等词语放进原句来理解!这样,那个楚国人狼狈不堪的情景也充分表现出来了!“自相矛盾”这一寓意也就水落石出了!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①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②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③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