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性与领导艺术人性与领导艺术
通透人性是带好队伍的关键
——读《情商决定命运》有感
吕孟云
?????????情商、性格与成功,这三个单词很简单,但一旦与每个人的发展之路相联,都会演绎出一个个生动、苍桑而古老的故事。之所以说生动,是千个人千个活法,各有各的精彩;之所以说苍桑,是每个人的活法都是岁月积淀的结晶,充满了阳光与艰辛;之所以说古老,是每个人无论怎么个活法,都是重复着生命的诞生与终结,赤条条而来,裸露着去。尽管如此,但人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去总结人、甚至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归宿。最近笔者有幸读了两本当前较为时尚的书,一本是《情商决定命运》,一本是《性格决定命运》。两本书写得十分精彩,也讲得十分前位,可以说都论理入木三分,讲事字斟句琢,很受启迪。但细细深思,其实,大都有就现象说现象之嫌,在本质分析上还有待挖掘。笔者并不是对此观点有异议,毕竟大家之言,可以为鉴。只是想就个人的想法作作交流。笔者以为人的一切归于人性,只有认真分析每个人的人性不同才能挖掘出每个做出每个决定的内在因素,从而真正地认识、把握人。作为一名国税领导干部,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从而切实提高领导艺术。
何谓人性,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本性。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可以说东西方的先哲们都给出众多的答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食色乃性也,等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这些答案,起今为止,可以说都没得到大家的公认。以我等之能当然更是望尘莫及;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再来一个尝试又有何妨?我以为所谓人性就是受出生、生存、发展等影响,因不同时期所处环境的不同为达到个人所确立的短期目标而付之行动的内在因素。它是人的全方位反映,包括人的习惯、人的性格、人的心态等,而且人性还是随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人性是可变的,动态的。人性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求生的本能而存在的人性,即生存。当然,这种生存决不是简单意义地活着,而是与个体所处环境相一致地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达到个人目标愿景的希望值而存在的人性。两个方面因素构成了人性的全部,也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生存、发展与选择时所做出决定的必然与偶然。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认真了解、准确把握每个个体的人性,因人而异地做出各种决定,将会大大提升领导艺术。基于上述两种因素,促使每个个体在处理各种事宜时,基本上都遵守着以下几种常规性的法则:一是趋利避害。这是每个个体生存的法则,也是在日常生活反映得最为直接、明显,最为普遍的。而这一点在我国行政机关里表现得最为突出。当某个人有着明显上升的迹象时,一些人立即附势而来,当其没戏之时,立即又向其他成功者示好。在这些个体眼中所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利益”。二是得寸进尺。这是每个个体发展的法则,也是每个个体在环境改变后,对所处阶段的理解及对目标愿景的重新定位。应该说,对不同的个体,得寸进尺的程度是有所差异的,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而且站在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应恰如其分的给予评价。三是惰性法刚。这是每个个体适应环境时根据环境不同而做出的一种最普遍的反映。总的来说,任何个体都有惰性(包括动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谁人不希望站在巨人肩上摘桃子,既可达到自己的目标,又可减少时间、物力等。四是惯性法则。许多行为和思维形成了习惯时,一切在习惯行为和思维内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当这一习惯受到挑战时,都会受到打击,产生有时不应该、甚至违背道德的事情。五是平衡法则。平衡是大自然的天道,也是人类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个性强的女人如果找个性强的男人,家庭的平衡打破,这婚姻必然处处是危机,存在的时间只有在不断的磨合中寻求圆满。只有达到了平衡,家庭才能长此以往的存在,否则破灭是迟早的事。
?人的出生、家庭环境及社会阶层不同是产生个性化人性的关键。掌握了解每个个体的出生、家庭环境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将是准确把握个性化的人性的核心。乞丐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一定天天吃烧饼。这个简单地笑话流传了数千年,但每天都有人在重复。为什么呢?因为每个的言行实质上反映了其所处阶层、所处环境下目标愿景的最大值。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都有过乞丐之嫌。
1960年,著名的心理学米歇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在心理学家看来,能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是因为自控能力强。其实,此结论有些欠妥。因为心理学家没有分析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及教育程度。试想,一个天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时事政治题库及参考答案(100题).doc
- 2024年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doc
- 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必修3与旧版教材选修5对比分析.pdf VIP
- 生物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2.2.2 脊椎动物(鱼) 课件01.pptx VIP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表.pdf
- 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件.ppt VIP
- NB_T 33018-20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教育家精神》全文课件.ppt
- 国开电大学习网国家安全教育(山东大学(威海))答案.pdf
- 学堂在线昆虫文化(安农)期末考试答案(65题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