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屿路桥板预应力张拉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乐清湾港区双屿路(东杏路~虹蒲大道)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监管部门颁发的现行市政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安全规范、试验规程验收标准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动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该类工程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乐清湾港区双屿路(东杏路~虹蒲大道)建设工程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次干道,西起虹南公路(东杏路),东至虹蒲大道,与兴商路、南蒲大道、下堡路、疏港公路、临海西路相交,全长2.217 公里,道路宽32 米,桥梁3 座(其中2号桥设计单位还未提供施工设计图纸,本次施工暂不考虑。)。 1号桥:跨径采用13+13+13=39米的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桥面连续设置,桥两端设伸缩缝两条,桥宽32米。上部结构采用13米的预应力空心板梁,梁宽1.25米,梁高0.6米。 3号桥:跨径采用13+13+13=39米的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桥面连续设置,桥两端设伸缩缝两条,桥宽38米,正交。上部结构采用13米的预应力空心板梁,梁宽1.25米,梁高0.6米。 空心板梁数量表: 桥梁 名称 桩号 跨径m 结构类型 梁板数量(块) 1# K0+864.58~K0+904.42 13 预应力空心梁板 75 3# K2+711.98~K2+755.02 13 预应力空心梁板 90 设计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铰线,单根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m2,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 Mpa.锚具采用YM15-4型及其配套设备。 三、张拉方案 1、张拉准备工作 ①.人员组织情况 项目部对预应力空心板张拉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总工亲自抓,施工现场派一名专职桥梁工程师负责开展桥梁预制张拉全面工作,并配备张拉设备二套,专业张拉工6人。 ②.机具配置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13m预应力空心桥板钢束为4束,沿空心板竖轴线对称布置,4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力为781.2KN,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液压千斤顶选用最大张力为100t穿心式两台,活塞式压浆泵一台。 ③.试验 a、液压千斤顶油泵及压力表的标定 油泵及压力表已送温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标定合格,检定证书CCCC b、钢铰线已现场取样送温州市正城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测合格,报告编号:WZZC-258-13002-2; c、锚具、工作夹片检验报告编号:WZZC-258-13002-1; d、水泥浆现场取样试模已配备3组; ④.水电供应 利用预应力空心桥板预制施工现场已接通当地供用水电网,另备一台220KW的发电机以供急用,水泵二台,10m3蓄水池一个,完全能满足张拉要求。 2、张拉技术方案 ①.张拉方法 采用两端对称分级张拉,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校核,双控。 ②.张拉程序 0→初始应力(10%δcom)→应力(20%δcom)→100%δcom (持荷2min锚固) ③.张拉次序 13米预应力空心板钢束:N1 ( N2 对称张拉。 ④.张拉工艺流程 附图 ⑤.张拉应力与压力表读数及伸长量计算与控制 根据钢铰线检测报告:直径15.24㎜,公称面积140㎜2, 弹性模量1.95×105Mpa, 张拉锚下控制应力δ =0.75×1860MPa =1395 MPa ; 钢铰线单股张拉锚下控制力:1395×140.0=195.3KN 根据校准方程,设计给定值及应力与应变的正比例关系, 计算见下表: 1、预应力空心板梁张拉双控值,见附后表 2、预应力空心板梁伸长量计算表。见附后表 ⑥.张拉要求 a、张拉前对梁的外观尺寸、锚垫板位置及孔道内杂物等进行检查清理。砼强度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强度90%或砼龄期15天以上的,将钢束运至梁位处,进行穿束、装顶及张拉工作。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规定,使张拉的合力作用处在受压区截面以内,边缘不产生张拉应力,避免构件截面出现过大的偏心受压。张拉采取两端同时张拉,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升降压,划线及测量伸长值等工作一致。张拉应力控制以张拉力和伸长值双向控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当张拉控制能力达到稳定,并确认伸长值在6%范围内、滑丝容许一丝、锚具(夹片)回缩变形6mm内,合格后,方能进行锚固。 b、张拉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按设计要求编束→穿束→安装工作锚板(锚板与锚垫板同轴)→安装工作夹片→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作锚。使用前按规定分批抽样进行检验,钢校线的表面不得有润滑剂和油渍,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锈蚀成可见的麻坑。钢绞线内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