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资料低渗透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渗透资料低渗透资料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目前勘探开发的大部分油田都是低渗透油田,而低渗透油田大多采用高压注水开发。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油注水井附近的地层污染和伤害,导致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以及油井产量降低,即出现“注不进采不出”的困难局面,给油田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低渗透油藏投入注水开发,对低渗透油藏高压注水过程中的储层伤害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储层伤害的实质就是储层中流体渗流阻力的增加和渗透率的下降,对于注水储层具体表现为:储层“注不进水、注水压力升高、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储层伤害的直接后果是注水井的注水效率降低,油井受效变差,在油田生产中,注水储层损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低渗透油藏来说能导致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水锁伤害、敏感性伤害以及固相颗粒堵塞造成的伤害。 对于低渗透油藏来说能导致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水锁伤害、敏感性伤害以及固相颗粒堵塞造成的伤害。 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在我国油气储量构成中占有相当比重,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低渗、特低渗透砂岩油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的特征,钻井、完井及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损害。储层保护研究在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1引言 目的及意义 低渗透油藏是指空气渗透率低于50×10-3μm2的油藏。低渗透储层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油区。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可以进一步把低渗透油田分为三类[李道品等著.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第一类是一般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50×10-3μm2;第二类是特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10×10-3μm2;第三类是超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0.1~1 ×10-3μm2。 美国低渗透油气田可采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0%~15%。前苏联1971~1988石油储量增加0.7倍,其中低渗储量增加2.3倍,低渗储量已占其总储量的42.5%,年产量也达到1×108t 。[杨俊杰.低渗透砂岩油气层的地质特征,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北京:石油工业业出版社, 1993] 低渗透油田在我国早有发现,著名的延长油矿(1907年)就是典型的特低渗透油藏[曾大乾,李淑贞.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石油学报,1994.15 (1): 38~46]。 从我国油气储量的构成看,低渗油气藏占有相当比重。根据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石油资源量为1069×108 t,天然气资源量为53 ×1012m3,低渗透石油储量为72.3 ×108 t,主要分布于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和准噶尔盆地等。 低渗透储量广泛分布在我国21个油区。按照低渗透储量占油区储量百分数排列,延长和四川全部是低渗透储量;其次是吐哈、长庆、吉林、玉门、二连,占油区储量的50%以上。在我国陆上低渗透探明储量中,新疆、胜利、大庆、吉林、辽河、大港、长庆所占比例较大,共计72.5%[乔芸,张广杰,刘秋桂.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现状、规律及评价.低渗透油气田研究与实践(卷二).北京:石油工业业出版社,2001]。因此,低渗透油田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低渗透储层中特低渗透储层又占相当高的比例。特低渗透油田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吉林、长庆、新疆等油田。 特低渗透砂岩油层普遍具有低孔特低渗、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的特征,钻井完井过程中的油气层损害最为突出。特低渗砂岩油层具有一定的自然产能,但钻井完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使油井初始产量极低或无,影响了对油层的及时发现与准确评价。因此,储层保护就成为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勘探开发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在钻并完井过程中,主要是钻井完井液滤液和固相颗粒侵入引起的损害。通过控制滤液和滤饼的性质可以减轻损害。一种方法是配制既能形成无损害滤饼,又具有抑制性滤液的钻井液[49许史恬译.减少地层损害的产层钻井液.国外钻井技术,1996, 11 (1):27-30 50李文魁,程智远.保护储层的新型工作液配方的实验研究.钻采工艺,2001, 24 (1):68-71 51王越之,罗春芝,施建国等.合成基钻井液储层保护技术研究.石油钻探技术,2003,31(1):31-32 [52」王松,胡三清,刘是等.MMH钻井液对裂缝性油气层损害规律的试验研究.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 22 (3):83-84 [ 53 ] Sanchez Ema, et al . Influence of drill-in fluids composition on formation damage. SPE 82274 presented at the SPE European Petroleum Conference held in Paris, F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