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八公山风景名胜区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编制目的
为正确处理好八公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适应风景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效益,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它相关法规,特编制《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8—2025)。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八公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类用地和地块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规划依据
1.有关法规、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实施办法》 《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淮南八公山区旅游规划》(2006-2020);《淮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
1、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 “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字总方针。以保护风景资源的真实性、独特性和完整性为前提,以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自然景观为宗旨,正确处理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建设和谐淮南、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与淮南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发展等其它相关专业规划相衔接,坚持服务功能与游览功能配套、发展规模与资源容量协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原则,实现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充分发掘风景名胜区丰厚的人文资源,实现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协调发展。 突出八公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省级乃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特质与优势。强调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与资源共享,实现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和谐共生。注重保护、持续发展、远近结合,为风景名胜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在保持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资源真实性、可读性、完整性与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恢复与整合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通过保持植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对风景名胜区周边环境污染源的控制与风景名胜区内部环境污染的治理。 统筹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游赏项目规划,旅游业。1、景观目标
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形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景观特色。 在风景名胜区功能上以八公山人文资源和山水、地质风光为依托,厚重的人文底蕴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交融,打造传统静态观赏型景观与现代修学、休闲动态型景观相结合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社会目标
为打造淮南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实现人与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服务,应用现代生态理念与科学技术手段,树立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功典范。
3、经济目标八公山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为淮南打造沿淮城市群中独具魅力与活力的宜居城市,增强城市活力,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东以西部向西约200-500米为界(结合丁家山、丁山湖、车家山、大百家山划定具体界线),南至东淝河,西至淮河,北临凤台淮河大桥。总面积:平方公里。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是以为主,,综合性低山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山脉南北走向延伸,淮河在园区西北部环山迂回而流,在区内构成了水绕山转,山水相依的独特地貌景观。白鹗山为本区主峰,高240米,其它山峰海拔都在100至200米之间奇峰异石区内的石林等岩溶地貌,奇峰异石,遍布全区。沿岸的河流侵蚀陡崖如立壁千仞,险峻清秀“淮南虫”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生命之源。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关于生命起源不足6亿年的提法向前推进了2亿多年!在八公山发现的亚洲最早的类人猿牙齿化石,距今300多万年。具有很好的教育及研究价值。
第十二条 名泉暗涌,沁人心怀
八公山溪水明净甘冽,水质优良,水面波光粼粼,流光溢彩。景区游览石路沿溪而筑,人在绿林间行,溪在足下流,身临其境,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在八公山南塘景区,四周山峦环抱,中为谷地,故多泉潭。特别是洗云、沁月二泉终年泉水上涌不断,形成了涓涓溪流,途中遇岩阻形成石门深潭,再向下游形成秀丽的南塘湖(实为大潭)。这一带山石嵯峨,怪石嶙峋(有神仙灶台等),环境清幽,可称为八公山自然环境最佳处。
第十三条 “三教合一”,得天独厚
八公山景色秀美,人杰地灵,历来为各派宗教人士所喜爱,因此道、佛、伊斯兰三教都在其间建造庙宇,祭拜神灵。其中茅仙洞更是由三教轮流主持,展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以上,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现在植被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经济林。与寺、庙、泉、湖融为一体,丰富了景观又调节了小气候。
山林中珍禽益鸟很多,鸣禽类占半数以上,“百转千声随意移”,“鸟似有情依客语”。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八公山是历史厚重的文化故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淮夷”人在此形成部落,春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