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性评价-中药
                    安全性评价之中药安全性评价 背景 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的增加,许多传统认为没有毒性的中药也发生了不良反应,如单味中药黄连、大黄、延胡索、泽泻、红花、怀菊花、血竭、三七、苦参、天麻、桔梗、陈皮等中成药藿香正气水、银黄口服液、银翘解毒口服液、川贝止咳露、牛黄解毒片等,以及血栓通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粉针、清开灵、茵栀黄注射液、蝮蛇抗栓酶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因此中药安全性的评价应予以重视。  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也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文献记载的那些有毒中药上,必须吸收、借鉴、研究现代药学研究成果和临床不良反应的报道,在经过科学思维与甄别的基础上,开展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扩大中药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监测范围,把所有引发过不良反应的中药都纳入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库的方式,让广大研究人员了解、预防,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2]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包括  1、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2、临床安全性评价 临床安全性评价 主要是针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现状 中药的品种繁多,目前对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  对中药毒副反应的研究等方面尚有局限  各个研究单位之间尚且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盲目性大,难以形成系统和统一的评价体系 安全性亟待评价的药物  中草药  我国有悠久的中草药应用史, 2002 年以来, 含马兜铃酸中药事件成为中药界的滑铁卢, 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事情。所以搞好草药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需要植物学家、植物化 学家、药理学家的共同努力。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任重远。 中成药 在我国, 很多中成药是O TC 药品, 大众可根据自身需求柜台购买。由于许多人误认为中药来源于天然, 无任何毒副作用,而大量使用。  中药改变剂型, 特别是成为注射剂后,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率很高。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多见, 严的  不良反应常见有过敏性休克等,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 各生企 业提取工艺技术的不同, 许多中药制剂为我国独有, 无法借鉴 国外的评价经验和结论, 中药制剂品种日益增多, 中成药的安 全性亟待再评价。 研究的现状 1、目前对有毒中药以及中药有毒成分及其含量问题研究不够深入 2、配伍理论(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深度不够 3、缺乏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数据 4、有毒中药减毒增效的作用机理和限量标准尚未有充分的研究 5、中药发挥药效或者毒性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相关性也研究不够深入 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1、损伤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和循环系统 2、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3、造成皮肤损害、肾脏损伤和肝脏损害 4、重金属中毒 发展现代中药安全性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临床前) 1、如何设计合适的长毒剂量  动物显效或有效剂量偏大,并数接近人临床拟用剂量。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又往往显示低毒或无毒,按此为依据制定动物长毒剂量产生一定的难度,若剂量制定高,不但给药有困难,而且药物供应也有困难,剂量制定低又显不出毒性或观察不到应有的毒副反应。  2、 给药量  我们所做的长毒剂量往往是比较高,有的甚至达到了大浓度最大容量(无法再高了)的程度仍未显示明显的毒性,而有关学者还认为剂量偏低,有的虽然出现 一些毒性,但仔细分析不是受试物的实质毒性,而是给药容量太多引起的物理反应,如食欲减退,其实对食欲无影响,而是胃内药物太多影响了食欲。  3 、药物供应  低毒的药物需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在研究开发阶段往往以小规模实验室提取为主。哪怕试验机构需要研制方一次性提供,也是长时间一批一批积存起来的,若质量难控制或工艺不稳定,势必影响药物的质量,药物质量不保证也就难以保证试验的质量。如同批药物不同包装存在不同颜色,其出现的毒性情况就不同,追及到工艺,质量都是符合要求的。象这样的情况难以评价,也难以解释。以上种种实际现象,必须作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摸索出既符合实际又能说明的技术要求,真正保证人们应用中药的安全有效性。  发展和解决办法 1、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人才 2、建立中药GLP安全性评价中心和中药临床毒理试验基地 3、完善中药安全性评价办法,避免评价工作的事物 4、开展有毒中药和常用中药有毒成分研究  5、开展辩证毒理学,治则毒理学的研究[3] 参考文献 [1]/view/5981962.html [2] /_daifumd/blog/html/816/article_103403.html [3]陈光晖,王迎寒 关于中药新药的安全性评价[J] 中医药理论研究 2008,6(3):126-128 * *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单次及反复给药 毒理试验 生殖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致癌试验 依赖性试验等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