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4章章末分层突破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4章章末分层突破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4章章末分层突破Word版含解析

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独具) [自我校对] A.阶级 B.农民 C.整顿吏治 D.理财 E.积贫 F.失败 主题一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改革项目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相同 点 背景 严重的社会危机 性质 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 结果 失败 不同点 中心内容 整顿吏治 理财 改革程度 局部 全面 内在联系 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1.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  ) 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 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A.  B. C. D. 【解析】 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但王安石变法涉及理财、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方面,以理财为中心。 【答案】 B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的目的一般是富国强兵、壮大势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改革内容基本上都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 (2)改革的结局一般有三种情况,或取得完全成功、或彻底失败、或取得一些成效但最终失败。 (3)社会改革对改革者有特殊的要求。要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要意志坚强、雷厉风行;要讲究策略、灵活多变。 (4)那些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改革,推动着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历史前进,加剧社会矛盾。 (5)改革是社会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与流血冲突。 2.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你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改革者的悲惨命运一定程度上说明改革政策连续性的重要性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解析】 违背历史潮流的改革,其反对者不是反动势力,D项表述绝对化。 【答案】 D 章末综合测评(四)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进行了全方位的变法,但它最终却是以失败而告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明确提出,要像唐初魏征辅助李世民那样,“能以数年之间,而天下几致刑措,中国安宁,夷蛮顺服”,达到在北宋中叶再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材料二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元丰年间的枢密院检详官梁焘曾指责说: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 ——以上均摘自《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 材料三 《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人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结合上述问题,进一步谈谈你对变法的认识。(8分) 【解析】 第(1)问,注意语言的学科性和逻辑性。第(2)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根本原因一定要透过材料表面信息看到其实质;关于认识一定要紧紧抓住命题意图来回答。 【答案】 (1)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达到富国强兵、封建盛世的局面。 (2)急功好利,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3)原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反对。认识: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不一定能成功,促成变法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垢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