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欢乐的功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勇:欢乐的功课周勇:欢乐的功课

欢乐的功课:张岱的日常生活转向及结局 ——从汤显祖的课程难题出发 周 勇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什么样的功课能给人生带来欢乐,这是汤显祖点出的课程难题。之后汤显祖依靠戏剧创作与情感幻想等功课,获得了“最后的欢乐”。作为后辈学子,张岱虽然也不看好“举业”及传统儒家教条,但他并没有因此遁入幻想,而是转向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并将其痴迷的种种繁华日常生活作成欢乐的功课。甚至繁华生活灰飞烟灭后,他仍能将自己的晚年日常生活雕琢成意义不凡的功课。张岱、汤显祖的功课经验可以为考察清代及现代学子拥有何种欢乐功课提供有趣历史参照。 关键词:汤显祖、张岱、日常生活、欢乐的功课 The Happy Curricula: Zhang Dais Turn of Everyday Life and Its End Zhou Yong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What kind of Curricula can make life happy? This question was figured out by the outstanding writer and educator Tang Xianzu, who argued that only romantic imagination could make people happy. As a young student, Zhang Dai also had no interest in civil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educational programs, but he refused to ask help from any kind of imagination. On the contrary, he threw himself into the world of everyday life, and produced numerous happy curricula with his wonderful everyday life. The curricula of both Zhang and Tang can provide insightful perspectives for understanding students curriculum experience in Qing Dynasty and Modern China. Keywords: Tang Xianzu, Zhang Dai, Everyday Life, The Happy Curricula. 虽然本世纪初曾遭遇“全面危机”,[1]但国内教育史研究领域过去十多年来仍涌现出诸多值得年轻学子关注的革新运动。[2]即如田正平、丁钢、刘海峰、周洪宇等资深教育史学者突破旧式框架,积极向史学、社会学乃至文学艺术研究的前沿靠拢,重视揭示活生生的“教育活动”或“日常教育生活”,便让不少年轻学子欢欣鼓舞,进而也要做些革新尝试。本文即是立足于这一教育史革新体会,选择以张岱(1597-1680)的教育成长经验为例,围绕其中异常显著的“日常生活”转向,叙述这位晚明江南世家子弟如何在“举业”及正统儒家教育实践之外,创造繁华欢乐、意义不凡的功课。 这一叙事研究实验具有多重学术意义,诸如将教育史与文学史、艺术史整合起来,为几近荒芜的明代教育史研究注入点生机,为教育理论界方兴未艾的“生活世界”想象提供些有趣素材,弥补德赛图(Michel de Certeau)“日常生活”理论的历史视野缺失。当然无论这项实验具有多少意义,都得先把张岱的日常生活阐释清楚。但张岱的日常生活世界蕴含太多课题,不可能一次捕捉完毕,本文只能从汤显祖点出的课程难题出发,考察后辈学子张岱如何从自己痴迷的日常生活入手,创造给人生带来欢乐的功课,当他痴迷的日常生活灰飞烟灭后,他又能以何种功课来维系生命存在,澄明人生意义。 一 由于本文梳理历史经验时涉及“日常生活”这一概念,所以须对它做些交代。无疑,启用这一概念工具,是为了使理论研究深入具体人生经验,而不是在“形而上”的抽象概念里打转。就此而言,不能不提胡塞尔的理论努力。当理论研究远离人生经验,被抽象概念体系支配时,正是他站出来,呼吁理论界直面一战以来的“生活世界”(life world)。只是努力到1938年去世,胡塞尔也未能改变抽象概念体系对于理论研究的支配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