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发展史.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黎锦发展史

《黎族艺术发展史》学习体会 作者:陈小璐 指导老师:熊红丽 海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摘 要 :通过对黎锦坊的实地考察与老师的讲解,本文就海南黎族艺术发展的背景及海南艺术进行阐述,分别讲述了黎族的历史、民族概况、风俗习惯以及黎锦服饰、建筑等基本情况,其中会加入一些个人的想法和见解,全面地表达了整个海南黎族艺术的发展历史与方向,最后总结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黎族历史 五方言 黎锦艺术 黎锦 服饰 黎族是个富于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黎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丰厚的文化积淀,创造了绚丽多彩的。 一、黎族历史及民族概况 据说考古学家的考证和史料记载,至少在二三千年以前,古百越的一部分人便从两广(广东、广西)大陆上不止一次地横渡琼州海峡来,就这样到达本岛东北部,然后才逐渐向全岛扩散了。这就是现今黎族的先民们。但是在东汉时代,他们被称为“里”,隋代则“俚”、“僚”并称。可是一到了唐德宗年间称为“黎”,但普遍以“黎”、“代”、“僚”则在宋代以后。可能是黎族先民长期在这块孤岛上开拓、繁衍、直至今天。他们在披荆斩棘开拓荒岛的过程中,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努力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的物质条件。1988年,海南岛被批准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后,其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黎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主要聚居于海南省的乐东、东方、白沙、陵水、昌江等五个黎族自治县和保亭、琼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以及三亚、通什二市;少数散居于万宁、屯昌、澄迈、定安四县。哈方言: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乐东、陵水两个黎族自治县和东方、三亚两市。昌江、白沙两个黎族自治县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使用人口占黎族总人口数的58%。杞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五指山市和保亭、琼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东方市的东南部。使用人口约占黎族总人口的24%美孚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东方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占黎族总人口的4%。润方言:亦称本地方言,只要分布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赛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加茂、六弓乡和什玲镇的介村、什胜村,陵水黎族自治县的隆广镇、本号镇和三亚市海棠湾镇东北部的龙头菜村、协配村和毛喉村等。使用人口约占黎族人口的7%。放寮黎族地区普遍存在着“放寮”的习俗。每个村都有一个至几个“寮房”,黎语称“布隆闺”,女儿长大了便到那里居住。凡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男子,都可到“布隆”找寻情人,吹箫唱歌,倾诉爱慕,这体现了黎族未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黎族地区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相当普遍,非婚生子女一般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改嫁比较自由。称谓和姓氏黎族的亲属称谓和姓氏很有特点。黎族人民都按照宗教关系论辈互相称呼,例如伯父的子女不管岁数多么小,叔父的子女无论岁数多么大,都得称呼伯父的子女为哥或姐。 因此,在黎族社会中,往往会听到年岁大的人称一个一二岁的人为哥或姐。在社交中呼唤某人时,只能呼其名字,不把姓氏同名字一起呼叫。丧葬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合亩地区遇有人死便鸣枪报丧,全村或全峒的人都来吊唁,三天不吃主粮,不做重工。一般都用独木棺,不停棺,当天埋葬,不建墓塚。死者如果是男人,葬于本村公共墓地,外村嫁来的女子,则须抬回其娘家由娘家料理丧事,并葬于其父方的公共墓地。其他地区有迷信风水、停棺、打斋、择地建墓的习惯。“三月三”黎族特有节日。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 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於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青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然后共同娱乐,相看意中人。黎锦配色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一百二十多种《婚礼图》《狩猎纹》《纺织纹》《青蛙纹》《龙纹》 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妇女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下身穿桶裙,再加上头发扎成球形,再加上插上个银簪或者骨簪。 1.“哈”方言在黎族中人数最多,服饰也最为丰富.该支系主要居住在乐东县,也有一部分散居在陵水、三亚、东方、昌江、保亭等市县。哈方言的黎族妇女大多上穿黑色或深蓝色开襟无领衫,连袖无扣,下着短筒或中筒裙。整体结构总的来说是上长下短,上衣宽大,前后边沿绣有几何花纹,衣的下沿多系有铜钱、铜铃或小钢珠,且前后不对称,一般前片要比后片长。 2.“杞”方言主要居住在琼中、保亭和通什,在乐东县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