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力物体的平衡.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力物体的平衡

* 第二章 力、物体的平衡 北京市第五中学 一、知识框架 物体的平衡 力的概念 力的运算 (牛顿第三定律) 合成法 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正交分解法 平衡状态 有固定转动轴的平衡 受力分析 不研究 力的分类 共点力的平衡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力的概念 1、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⑴特点: ①力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力总是成对出现。 ④力的位移积累效果是使物体动能变化 ②力的瞬时效果是产生加速度。 ③力的时间积累效果是使物体的动量变化。 ⑵力的效果: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力的概念 ⑶ 力的单位:牛顿、N , 1N=1kgm/s2 ⑷ 力的测量:测力计、弹簧秤 ⑸ 力的表示: ①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⑹力的分类: ①力按性质分: 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二、力的概念 ⑹力的分类: 动力、阻力、合力、分力、拉力、压力等 ②力按效果分: ③力按是否 接触分: 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 磁场力 二、力的概念 2、重力 ⑴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⑵重力的大小:G=mg。 ①重力的本质是物体和地球间的万有引力。 ②在地球表面附近,g=9.8m/s2 ④严格地看:从赤道到北极,重力加速度增大。离地面越高的地方,g越小。 ③重力加速度的决定式: 二、力的概念 2、重力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基本上都是指向地心的 ⑷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 物体上某一点受重力 等效 重心 二、力的概念 3、弹力 ⑴弹力的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 非弹簧类:应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 ⑵弹力的大小: ①公式的使用条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类:F=Kx ②分清:原长、形变量、伸长量、压缩量、弹簧的长度。 ③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 二、力的概念 3、弹力 ⑶弹力的方向:物体受弹力的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 ①有接触面: 面与面接触 点与面接触 点与点接触 均与切面垂直 F1 f1 F2 f2 f3 F3 F5 F7 f7 F6 F4 弹力方向过球心 二、力的概念 3、弹力 强调:同一根轻绳上各处拉力等大。 ②绳对物体的拉力:沿绳指向收缩方向。 ③弹簧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 压缩状态 F1 F2 伸长状态 F2 F1 强调:同一轻弹簧上两端的力等大; 弹簧上的力不能突变。 二、力的概念 3、弹力 例如: ④轻杆对固定其端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可以向任意方向。 ⑤轻杆的一端用铰链连接,另一端对固定其端物体的弹力:一定沿杆,可以是压力或支持力。 竖直向上 铰链 沿杆斜向上 G F1 杆的一端插在墙内 F2 二、力的概念 4、静摩擦力 ③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⑴静摩擦力: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⑵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 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⑷大小:①范围:0< f ≤fm ,fm最大静摩擦力 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它受力情况有关。 二、力的概念 4、静摩擦力 ③相对静止的物体间可能有静摩擦力,也可能没有静摩擦力。 注意: ①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 ②物体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它的运动方向相同。 v f 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 启动时:静摩擦力向前 刹车时:静摩擦力向后 f f 二、力的概念 5、滑动摩擦力 ⑴滑动摩擦力: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⑵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压力;有相对运动 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⑷大小:f=μN; μ是动摩擦因数、N是压力 注意: ①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 ②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它的运动方向相同。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二、力的概念 5、滑动摩擦力 例如: 地面光滑 V1V2时 V1V2时 v2 v1 A B f f’ v2 v1 A B f f’ 三、力的运算 1、合力与分力 ⑴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⑵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2、力的运算 ⑴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力的运算 ⑵力的三角形定则 F1 F2 F 如图: F1 F2 F1 F F2 三、力的运算 ⑶力的正交分解法:建互相垂直的坐标系,先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对两个坐标轴上的力分别求和,最后再求两个坐标轴上的合力。 F1 F2 y x F2x F2y F y x F2y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