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就业问题解决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适应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实行公平待遇 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推动全社会各 类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未来国家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理念要发生根本转变:由对国有企业就业与社会保障的特别保证与优惠,转变为对各类经济成份企业实行公平待遇、一视同仁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 国家财政中的(2005年为1580亿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既要用于国有企业,也要用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既要用于城镇,也要用于农村。 五、适应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实行公平待遇 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推动全社会各 类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未来国家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监管工作的重点要逐步放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 5、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是全社会劳动关系和谐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各级政府、特别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一定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 * * * * 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就业问题解决 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就业问题解决 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两大变 化趋势 二、中国劳动力供求结构变化的基本原因 三、民营经济——中国就业问题解决的最主要承担者 四、民营经济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适应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实行公平待遇的就业与 社会保障政策,推动全社会各类企业构建和谐劳 动关系 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力 供求结构的两大变化趋势 第一大趋势:在劳动力供应总量稳步增加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向城镇转移,城镇劳动力供应总量大幅度上升,城乡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城乡就业变化数量、比重情况 年 份 1990 1995 2000 2005 总 计 64749 68065 72085 75825 城镇就业人数 17041 19040 23151 27331 所占比重 26.3 28.0 32.1 36.0 乡村就业人数 47708 49025 48934 48494 所占比重 73. 7 72.0 67.9 64.0 单位:万人,% 乡镇企业就业变化数量情况 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力 供求结构的两大变化趋势 第二大趋势:在劳动力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国有、集体单位就业需求总量大幅度下降,个体私营经济就业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各类经济形式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数量及 占城镇就业比重变化情况 年 份 1990 1995 2000 2005 城镇就业人数 17041 19040 23151 27331 国有单位 10346 11261 8102 6488 所占比重 60.7 59.1 35.0 23.7 集体单位 3549 3147 1499 810 所占比重 20.8 16.5 6.5 3.0 单位:万人,% 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数量及 占城镇就业比重变化情况 年 份 1990 1995 2000 2005 城镇就业人数 17041 19040 23151 27331 私营企业 57 485 1268 3458 所占比重 0.3 2.5 5.5 12.7 个体 614 1560 2136 2778 所占比重 3.6 8.2 9.2 10.2 单位:万人,% 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就业及 占乡镇企业就业比重情况 年 份 1990 1995 2000 2004 乡镇企业就业人数 9265 12862 12820 13866 个体、私营就业人数 1604 3525 4073 4090 所占比重 17.3 27.4 31.8 29.5 其中:私营企业 113 471 1139 2024 所占比重 1.2 3.7 8.9 14.6 个 体 1491 3054 2934 2066 所占比重 16.1 23.7 22.9 14.9 单位:万人,% 二、中国劳动力供求结构变化的 基本原因 原因之一:城乡经济结构的变化。 原因之二:国有企业改革,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中小型企业改制。 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和职工人数 变化情况 二、中国劳动力供求结构变化的 基本原因 原因之三:国家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2005年按生产法计算的内资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 指 标 全 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工 业 建筑业 各产业比重(%) 100 15.2 45.9 7.0 31.9 内资民营经济占各 产业的比重(%) — 92 38.8 69.1 41.0 内资民营经济在 GDP中的比重(%) 49.7 14.0 17.8 4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