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
实验一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质量法测定大气中颗粒物的方法;
2. 掌握大流量TSP采样器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二、原理
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是基于重力原理制定的,国内外广泛采用称量法,即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空气中粒径小于100 μm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滤膜经处理后,可进行组分分析。
三、仪器与材料
1. 大流量TSP(PM10)采样器 (1-1)
式中: W —— 采集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 —— 采样时间,min;
Q ——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
Q= Q2= 2.69Q2 (1-2)
式中: Q2 —— 现场采样表观流量,m3/min;
p2 ——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大气压力,kPa;
p3 —— 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T2 ——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空气温度,K;
T3 ——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若T3、p3与采样器现场校淮时的T2、p2相近,可用T2、p2代之。
六、注意事项
1.由于采样器流量计上表观流量与实际流量随温度、压力的不同而变化,所以采样器流量计必须校正后使用。
2.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的界线模糊,表明板面密封垫没有垫好或密封性能不好,应更换面板密封垫,否则测定结果将会偏低。
3.取采样后的滤膜时应注意滤膜是否出现物理性损伤及采样过程中是否有穿孔漏气现象,若发现有损伤、穿孔漏气现象,应作废,重新取样。
七、思考题
1. 采样点如何选择?
2. 滤膜在恒重称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二 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质量法测定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方法;
2. 掌握大流量PM10采样器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二、原理
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一般按空气动力学直径将小于10μm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呈悬浮状态(微小液滴或粒子)分散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具有气溶胶性质,它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进而在呼吸道或肺泡内积累,并可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应用PM10切割器,安装在滤膜夹上方,按规定流量采样,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按照空气动力学特性分级,大颗粒被黏附在切割器上,PM10颗粒被收集在已称量好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的差值和采样体积,即可计算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三、仪器与材料
1. 大流量TSP(PM10)采样器(50±5)%1.05m3/min。
(4)采样开始后 5 min 和采样结束前 5 min 记录一次流量。一张滤膜连续采样45min。
(5)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以采样有效面积长边为中线对叠,将折叠好的滤膜放回表面光滑的纸袋并储于盒内。
(6)记录采样期的温度、压力。
2.样品测定
采样后的滤膜在恒温恒湿箱内,在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的温度、湿度下平衡24 h,迅速称量,读数准确至0.1 mg。
五、数据处理
空气中PM10的浓度:
C(mg/m3)= (2-1)
式中: C——标准状态下空气中PM10浓度,mg/m3;
W —— 采集在滤膜上的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W=W2-W1,mg;
T —— 采样时间,min;
Q ——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
Q=Q2=2.69Q2 (2-2)
式中: Q2 —— 现场采样表观流量,m3/min;
p2 ——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大气压力,kPa;
p3 —— 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T2 ——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空气温度,K;
T3 ——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若T3、p3与采样器现场校淮时的T2、p2相近,可用T2、p2代之。
六、思考题
1. 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有哪些,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2. 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大小与能见度的好坏有何关系?
3. 讨论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持续污染并成为主要污染物的原因有哪些?
表2-1 可吸入颗粒物采样记录表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实验编号 1 2 3 滤膜编号 现场采样时的大气压力p3/kPa 现场采样时的大气温度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小球分拣系统大小球分拣系统.doc
- 大小球分拣系统课设大小球分拣系统课设.doc
- 大屏幕拼接系统方案大屏幕拼接系统方案.doc
- 大屏幕拼接设计大屏幕拼接设计.doc
- 大屏幕显示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doc
- 大屏幕触显检测标准大屏幕触显检测标准.doc
- 大屏选型基础参考大屏选型基础参考.doc
- 大市工程招标流程大市工程招标流程.doc
- 大师分析悉尼歌剧院大师分析悉尼歌剧院.doc
- 大师精彩开场白大师精彩开场白.doc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课件 3.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 加、减混合.pptx
- 2024秋新冀教版英语7年级上册课件 Unit 8 Lesson 5.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1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 1~5的加、减法 第3课时 减法 教学课件.pptx
- 2024秋新冀教版英语7年级上册课件 Unit 7 Lesson 5.pptx
- 2024秋新冀教版英语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Unit 7 Lesson 5.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课件 2.6~9的加、减法第3课时 8和9的加减法.pptx
- 2024秋新冀教版英语7年级上册课件 Unit 7 Lesson 3.pptx
- 2024秋新冀教版英语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Unit 7 Lesson 3.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4单元 11~20的认识 3 简单加、减法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课件.pptx
- 课题申报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ocx
最近下载
- 07米联客2020版FPGA教程(FT60X篇).pdf
- (完整)混凝土回弹强度自动计算EXCEL表.xls VIP
- 《 房地产企业税制改进政策研究》范文.docx VIP
- 房产抵押合同范本6篇 .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师)理论复习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线上研修活动单元测试答案.docx VIP
- 变电站水泥电线杆防腐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编辑).doc VIP
- 第11课 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docx
- 关于延长中频炉炉衬寿命的探讨.pdf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