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成语故事文言.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成语故事文言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为:给,替。 说:通“悦”,对......感到高兴。 翻译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寓意: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①,誉之曰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③。”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难一》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有一天,他来到了集市上,准备卖他的矛和盾。于是,他举起了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紧接着又夸起了他的矛:“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这时,有位老人走了过来:“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注释 1鬻(yù)——卖。2誉——赞美。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4或曰——有的人说。5莫——没有不6 应——回答7 或——有人 8 “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9 “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10 “吾盾之坚”的之:同上11 坚——坚固12 以——用 寓意 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3注释编辑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雨:下雨。 5.素:白色的。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同“返”返回。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修饰,无义。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 :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以……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4难解句译编辑 (1)衣素衣而出: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衣:第一个衣是名词的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穿衣;第二个衣是名词,衣服。 (2)天雨,解素衣:天下起了雨,他(杨布)脱下白色的衣服。 (3)迎而吠之:迎上去(冲杨布)大叫。 (4)子亦犹是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也是这样的。是:如此;这样。 (5)岂能无怪哉: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5译文编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时是白色的而回来就变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以此而感到奇怪呢?”[2]? 6寓意编辑 1.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别人。凡遇是非,务必先内求诸己,切莫忙于责人! 2.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是不对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3.遭遇别人不友好的表现,应设身处地,反躬自问,不应一味责怪别人。 4.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一旦遇到事情,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错误,不要马上怪罪于人。否则便要像杨布那样,自己衣服换了而怪狗来咬他,那就太不客观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编辑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夫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3译文编辑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一点办法也想不出。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才智高超的人,仅仅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在当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就听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4注释编辑 1.鲁:鲁国。 2.执:手拿着。 3.老父:老人。 4.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5.亦:也。 6.俄:一会儿,不久。 7.但:只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