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杜林论》 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必须,同样它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必需。 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目前城市中病弱的大众把粪便用于促进植物的生长,而不是任其引起疾病。 (1)哲学阐释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a. 人属于自然、统一自然并依附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环境制约人类社会发展 b. 人能够改造自然,但不可主宰(实践) ----个体层次的物质代谢 ----社会层次的物质代谢:需求-生产-消费-废弃 自然存在的形态 原初(天然)自然 人化自然 人工自然 c. 人与自然应相互和解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经济学阐释 :单线逻辑、生产力成为破坏力 ---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从资本对外部的关系来看,流动资本同固定资本相比表现为资本的适当形式。” “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 (3)科学社会主义阐释 (4)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实践挑战 ---苏东社会主义的生态问题 ---社会主义应该怎样进行环境保护 2、生态文明与资本主义 ----市场与生态问题 ----政府与生态问题 牛仔经济 ---来得容易 ---用得潇洒 ---扔得干脆 ---规模忽略不计 --没有补给 --没有废物 --周期循环 --规模就是全部 太空船经济 1、不同的答案 ----无法摆脱:根源于人类的本性 ----可以摆脱:“回到森林中去” ----可以摆脱:把握与调控人与自然关系 四、生态文明的前景与困惑 2、面临的挑战 ---市场能否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科技发展能否解决生态问题:杰文斯悖论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 * 生态文明若干问题研究 生态危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全球性、人为性) 一、生态危机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 生态足迹:用来提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渔业用地面积,并且包括建设用地和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用地。(资源需求量) 生物承载力:具有生物生产力的能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的陆地和渔业用地面积的总和。(资源供给量) 2008年,全球生态足迹达 182 亿全球公顷,人均2.7全球公顷,全球生物承载力为120亿全球公顷,人均1.8全球公顷。 2008 年的全球生态赤字率达 50%,即生态足迹超过地球生物承载力的50%,这意味着在人类需要 1.5 个地球才能生产其所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和吸收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 2008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1全球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的80%左右,但却是中国生物承载力的2倍多。由于人口数量大,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是全球各国中最大的。 中国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呈现不均匀分布。人均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主要在于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之间;瑷珲 - 腾冲线以西的人均生物承载力相对较高,以东的人均生物承载力较低。 各国生态足迹水平的差异 从 1961—2008年,金砖国家的人口翻了一番,人均生态足迹也在同一时期由 0.9 全球公顷增长到 1.8 全球公顷。 2008 年,经合组织国家生态足迹总量占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 33%,而人口却只占全球的 17%,其生活模式带来了高人均资源消费。
文档评论(0)